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3 06:03
信息素养是个人成功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成分,是各国际组织和国家核心素养框架中的重要指标,其中非连续性文本的读用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缘自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为代表的素养评测,2011年我国首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其明确阅读要求,要求自第三学段开始,学生能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简单的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中,能领会文本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这不仅为构建信息素养与学科专业整合课程指明了方向,还在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非连续性文本及其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联系,发现了在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并重点提出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目标的小学语文高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体系。...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信息素养培养“Big6”模型
信息素养培养“Big6”模型,是由美国提出的著名的,也是现今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型,该模型主要有六个步骤(图1),分别为任务定义、信息搜索策略、检索并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信息整合、综合评价。①还有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法国巴黎发布了《通向信息素养之路》的报告中的信息素养培养评估框架(表3),以及欧盟信息素养框架、夏皮罗的信息素养评估框架等等。综上可知信息素养与非连续性文本读用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共存共生、相互成就、彼此融合发展。3.国内外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素养与非连续性文本读用[J]. 蒋长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9(07)
[2]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国际比较[J]. 明桦,林众,罗蕾,黄四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石映辉,彭常玲,吴砥,杨浩.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8)
[4]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 王小丽.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06)
[5]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王光龙. 语文教学通讯. 2017(16)
[6]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 林崇德.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2)
[7]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功用及策略[J]. 蒋长兰. 教学与管理. 2017(07)
[8]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 辛涛,姜宇,林崇德,师保国,刘霞.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6)
[9]语文写作教学的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探究[J]. 赵婷婷,李经天.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6(03)
[10]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 张玉锐.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5(10)
博士论文
[1]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D]. 齐宇歆.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 李本友.西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策略研究[D]. 姚冬阳.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评价研究[D]. 黄霞.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表现性评价”工具的开发应用[D]. 杨凡.华中师范大学 2018
[4]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倪玉梅.西北师范大学 2015
[5]“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D]. 邱辰.东北师范大学 2014
[6]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李欢.西南大学 2014
[7]构建知识与感悟并重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D]. 金慧娟.东北师范大学 2011
[8]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阅读课程标准(K-12)》研究[D]. 李莉.西南大学 2009
[9]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工具的开发研究[D]. 金旻.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D]. 温鸿博.华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8749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信息素养培养“Big6”模型
信息素养培养“Big6”模型,是由美国提出的著名的,也是现今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型,该模型主要有六个步骤(图1),分别为任务定义、信息搜索策略、检索并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信息整合、综合评价。①还有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法国巴黎发布了《通向信息素养之路》的报告中的信息素养培养评估框架(表3),以及欧盟信息素养框架、夏皮罗的信息素养评估框架等等。综上可知信息素养与非连续性文本读用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共存共生、相互成就、彼此融合发展。3.国内外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素养与非连续性文本读用[J]. 蒋长兰.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9(07)
[2]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国际比较[J]. 明桦,林众,罗蕾,黄四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石映辉,彭常玲,吴砥,杨浩.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8)
[4]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 王小丽.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06)
[5]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王光龙. 语文教学通讯. 2017(16)
[6]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 林崇德.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2)
[7]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功用及策略[J]. 蒋长兰. 教学与管理. 2017(07)
[8]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 辛涛,姜宇,林崇德,师保国,刘霞.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6)
[9]语文写作教学的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探究[J]. 赵婷婷,李经天.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6(03)
[10]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 张玉锐.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5(10)
博士论文
[1]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D]. 齐宇歆.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 李本友.西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策略研究[D]. 姚冬阳.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评价研究[D]. 黄霞.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表现性评价”工具的开发应用[D]. 杨凡.华中师范大学 2018
[4]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倪玉梅.西北师范大学 2015
[5]“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D]. 邱辰.东北师范大学 2014
[6]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李欢.西南大学 2014
[7]构建知识与感悟并重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D]. 金慧娟.东北师范大学 2011
[8]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阅读课程标准(K-12)》研究[D]. 李莉.西南大学 2009
[9]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工具的开发研究[D]. 金旻.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D]. 温鸿博.华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8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9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