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美育视野下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样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15:2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美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语文学科在美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语文教学是小学实施美育的重要领域。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美育的重要路径。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学习却缺少应有的审美体验,呈现出一种僵化、固定的样态。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用美育相关理论作指导,将美育研究视野对准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样态,试图把美育思想渗透到小学古典诗词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提出美育视野下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应有样态,以期实现美育理论与诗词学习实践的结合。全文共分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梳理和分析了美育和语文美育、诗词美育的相关文献,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第一章首先从理论的角度系统阐述“美育”和“语文美育”的相关知识,以此作为整篇文章的理论基础,再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古典诗词蕴含的美育因素,说明诗词学习实施美育的可能性。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小学生古典诗词...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美育视野下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样态研究


-1答案来源媒介分析

答案,来源,小学生,古典诗词


由上表可知多数学生通过微信有效作答。作答范围的小学生不只局限在江苏宿迁??市,南京、淮安、无锡、南通等地区均有作答。笔者查看下载答卷,发现上海、浙江、??山东、安徽等地也有少量的参与。本次调查并没有局限一所学校和一个地区,从而使得??调查的结果更具有普遍性。??(二)调查结果??1.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调查??由问卷调查第1题发现,小学生对古典诗词还是喜欢的,不过“?一般喜欢”的程度??达到57.?84%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大部分学生认为古典诗词学习能够促进自己能力的发??展。H卷第2题“你认为古典诗in:]学习对你是否苻帮助?”的调查结果显示,12.?23%的??小学生认为学>】古诗词能够陶冶情感,6.?48%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而??小学生认为最大的帮助是增长知识,比例高达69.?3%。可见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学习诗词较为机械,侧重知识学习,还缺乏美的体验。??

古诗词,主动阅读,古典诗词,古诗


2.小学生古典诗词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问卷第3题“你现在能熟练背诵的古典诗词数量是多少?”调查发现小学生所掌握??的有关古典诗词的积累量有部分同学不足。熟练背诵的古诗数量1(T20首的,四年级占??32.?2%,五年级占24.?75%,六年级占17.05%。课程标准附录当中推荐了?75首优秀古诗??词,学生接触古诗词类型比较充足,问卷调查时,六年级孩子临近小学毕业,调查发现??只有23.?29%的学生达到了?75首以上。当问及原因时,学生们普遍反映原本熟记的古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新样态学校的理性思考[J]. 陈如平.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3)
[2]卓越课堂背景下语文古代诗歌教学融入审美教育的路径初探[J]. 李东平.  语文建设. 2016(02)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   中国德育. 2015(23)
[4]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探究[J]. 张歆沂,杨其勇.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09)
[5]古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王玲湘.  小学语文教学. 2015(12)
[6]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美育渗透研究[J]. 刘莹莹.  语文建设. 2015(06)
[7]斯宾诺莎哲学中的实体与样态[J]. 吴增定.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8]生态化语文美育情境法探微[J]. 刘增爱,付金凤.  江苏教育研究. 2013(15)
[9]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法[J]. 陈瑜.  课程·教材·教法. 2011(04)
[10]语文美育略说——我的语文教学观[J]. 杨斌.  语文教学通讯. 2010(28)

硕士论文
[1]小学高年段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研究[D]. 刘翠花.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新课标下的高中古诗词审美教育简论[D]. 巴晓彤.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3]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样态探究[D]. 于蔚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过程中学习样态研究[D]. 曾李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36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336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