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变迁——基于1978年、1993年和20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6 18:22
  教科书是教育启蒙的核心文本,教科书建构的国家形象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形成和文化自信确立。1978年、1993年和20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由以凸显政治领袖和革命精神为主,发展为展现各民族团结、科技现代化发展,再到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主体,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科书塑造国家形象时,需要进一步呈现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而教科书传递政治形态,要警惕教科书过度政治化。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变迁——基于1978年、1993年和200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分析


1978年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教科书,语文,小学


198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放在首位,在这个基础上因地制宜、稳步地发展数量”[5]。从1987年起,人教社开始编写第七套教材,1993年作为试用修订本在全国发行,1998年完成全套教科书发行、使用。这套教科书标注为《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共12册,289篇课文。其中涉及国家形象的课文97篇,占课文总数的33.6%,与物质要素相关课文34篇(地理要素22篇,经济发展12篇)、与制度要素相关课文21篇(政治领袖13篇,政治制度8篇)、与精神要素相关课文42篇(民族文化15篇,民族精神27篇)(见图2)。在“制度要素”方面,教科书大幅度减少了政治领袖的选文,但依旧以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为主。增添了《高原红柳》《胡杨》等课文,呈现了像孔繁森等一批努力建设国家边疆的建设者,促进了各民族繁荣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教科书课文增添了《难忘的一课》,叙述了一个台湾教师教孩子学习祖国文字,增强了国家认同。

国家形象,语文,教科书,小学


199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改造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7]。教育部根据《决定》精神,开始了21世纪教科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小学语文教科书,标注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12册,325篇课文。其中涉及国家形象有106篇,占全部课文数的32.6%,与制度要素相关课文19篇(政治领袖10篇,政治制度9篇)、与物质要素相关课文40篇(地理要素29篇,经济发展11篇)、与精神要素相关课文47篇(民族文化28篇,民族精神19篇)(见图3)。在“制度要素”上,政治领袖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主,增添了邓小平等人物,如《邓小平爷爷植树》等;在政治制度上,教科书增添了《看雪》《香港,璀璨的明珠》《我们的民族小学》《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等课文,彰显了我国对内团结一心,对外友好相处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的逻辑关系[J]. 代悦,张永红.  人民论坛. 2019(26)
[2]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 吴小鸥,李想.  教育研究. 2019(08)
[3]“我是新加坡人”——新加坡中小学的“国家意识”教育[J]. 吴礼昌.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04)
[4]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用)[J].   学科教育. 1991(05)
[5]课程设置的两大类理论[J]. 丹尼斯·劳顿,吴棠.  外国教育资料. 1982(04)

博士论文
[1]东南亚五国汉语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相关性研究[D]. 王祖嫘.中央民族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64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364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