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基于符码理论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09:5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科学》作为培养个人科学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地位越发重要了。2017年,我国重新颁布了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思维、动手探究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然而,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和改革到今天,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师生之间教与学的需求,推进《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寻找新的教学模式,提高《科学》课程教学效果,已成为小学《科学》任课教师迫在眉捷的事情。究其原因,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其方式方法存在较大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结合在实习学校了解的情况,我国大多数一线科学教师并没有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掌握了控制权,对学生实施灌输式教育,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使学生过于被动,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符码理论(Codes Theory)通过分类(Framing)与架构(Classification)两个概念来解释权力、权力控制关系;并把它放在教学语境中,用以揭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权力的控制,以此作为本文设计新的...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符码理论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


论文研究思路图

结构图,教学模式,小学,结构图


第3章基于符码理论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设计-29-究性学习,但是没有合适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参照。所以,本文旨在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3.4.1教学模式组成要素基于对伯恩斯坦符码理论的分析,主要通过分类和架构两个概念探讨了权力、权力控制关系,并把它放在教学语境中,揭示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在课堂中掌控的权力和权力控制关系,以及形成的师生关系,即教学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伯恩斯坦的理论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能力也是伯恩斯坦关注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本文设计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关系、教师能力是本文设计的教学模式中重要组成要素。结合教学模式固有的组成要素,所以本文的教学模式就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关系、教师能力五大要素组成。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实施的最终实现目标,处于教学模式的中心位置。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教师要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并且营造良好的教学关系。这五大要素在教学实践中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有其自身的结构,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持。以这五要素设计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结构图,见下图2所示:图2构建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结构图3.4.2设计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到了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是由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关系和教学评价五要素组成的,并用一个示意图和文字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图,如3表所示:表3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图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要素一:教学理论符码理论要素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型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


有7人,比例为21.4%;10-20分钟的人有14人,比例33.3%,10分钟以下的有2人,4.8%。由此可以看出,与对照班中使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相比,实验班的同学在课堂学习中则更能保持更加长久的注意力。(3)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关于本文构建的教学模式,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实验班的学生,本文设计的教学模式对比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以及沟通能力提升方面有较明显的作用。为了深入的了解,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本文设计的教学模式关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如下图3:表8学生对当前科学课程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图3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 张昌明.  江西教育. 2019(09)
[2]符码中的教育公平——伯恩斯坦符码理论在中国的回顾与评述[J]. 常亚慧,王苏平,罗晓红.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伯恩斯坦教育理论在我国学校教育研究中应用的合理性分析——以教育传递理论为例[J]. 乔铁军.  文教资料. 2018(07)
[4]从“乱”与“洁”看教育中的隔离与统整——伯恩斯坦视角下的国际学校课程与教育形态[J]. 许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6)
[5]《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其影响[J]. 刘恩山.  人民教育. 2017(07)
[6]语言与再生产——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探微[J]. 周旻,侯怀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7]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对我国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启示[J]. 黄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8]基于电子书包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J]. 王玉玺,张妲,钟绍春,钟永江.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2)
[9]依据伯恩斯坦教育知识编码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类型[J]. 张婧霞,陈恩伦.  基础教育研究. 2013(16)
[10]伯恩斯坦知识结构理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解读[J]. 于晖.  中国外语. 2012(06)

硕士论文
[1]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 赵楚.福建师范大学 2018
[2]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王娜.重庆大学 2017
[3]基于生本课堂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 李念.陕西师范大学 2015
[4]科学教学多种模式比较研究[D]. 尚鑫.首都师范大学 2014
[5]知识的形成、传递与习得:伯恩斯坦教育论述理论研究[D]. 雷晓.东北师范大学 2013
[6]伯恩斯坦课程社会学研究[D]. 姬广凯.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70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370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