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21:53
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一直以来就是数学教育所关注的重点。近几年来,对数学问题的要求逐渐变得生活化、情景化,强调在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构不良问题是由美国学者瑞特曼首次提出的,最初是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维修电脑、设计出行方案等。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通常没有提供明确的解决信息,需要解决者去自主创设解决的条件或方法,设计解决方案等。相比于传统的结构良好的问题而言,数学学科中的结构不良问题,其问题结构与情景更贴近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更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高级知识,促进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但在实际数学实践教学中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结构不良问题的表现不佳,因此探究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障碍与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真正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本文以结构不良问题的研究作为基础,主要采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出声思维法对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结构不良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对结构不良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寻找研究不足与理论支撑。其次,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根据小学数学中结构不良问题的问题空间结构模糊的类型,可以将结构不良问题...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基克问题解决过程①奥苏贝尔和鲁宾逊(1969)对数学几何问题解决进行研究,认为其过程可以
引言9结构良好问题是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算子均表现明确的问题,而结构不良问题则是指上述三者至少有一个没有明确界定的问题。①在此基础上,纽厄尔和西蒙根据问题的不同特征,将问题再次细分,划分为了三种类型:结构良好问题、中等结构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图0-2纽厄尔和西蒙对问题分类②随后,更多研究者按照瑞特曼的观点,将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这其中,美国学者乔纳森的研究影响最大。根据问题空间是否明确,乔纳森(Jonassen,1997)把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问题(well-structuredproblem)和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problem)两种类型,其中结构不良问题也被称作劣构问题或不良结构问题。所谓的问题空间是指对问题解决的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的总称,是对问题解决的内部表征。而结构不良问题通常被认为是目标状态、①魏雪峰.问题解决与认知模拟——以数学问题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6.②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18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图0-3结构不良问题解决过程比较①(3)结构不良问题解决所需成分不同结构的问题所涉及的认知成分和教学功能是不一样的。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结构不良问题解决所需成分除了需要认知成分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元认知成分和非认知因素。尤其是元认知成分,在解决结构不良问题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元认知角度对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研究较多。大量研究表明,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在个体的认知层面除了需要完整而具体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外,还需要能将这些概念、定理等知识灵活组织起来的结构性知识。2003年乔纳森在研究中发现,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与良好结构问题一样,同样需要个体具备相关领域的结构化体系,但它更强调将知识围绕真实情境和经验组织起来。②为了达到解决的目的,相关具体领域的知识必须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组织起来,需要将相关的定理、规则和情境信息相结合,从而创设出解决方案,而非将知识简单呈现。因此,结构性知识在解决非良构问题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元认知层面上,结构不良问题作为一种复杂多变的题型,其解决不仅需要相关领域知识,还需要对整个解决过程不断进行监控与评估,如对多个解决方案寻找支撑依据、及时评价解决过程等等。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核查与评估等策略对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影响。乔纳森将个体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和结构良好问题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发现结构不良问题解决中的认知调节具有预测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具体学科领域下的结构不良问题中。①NamsooShinHong,杜娟,盛群力.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8(06):23-31.②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OLO分类的小学数学开放题学习思维评价[J]. 杨传冈,李海东.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11)
[2]SOLO分类法的概念、应用与展望[J]. 郭鹏岳. 江苏教育研究. 2016(Z4)
[3]围绕理解的学习评价——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视角[J]. 陈明选,邓喆.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1)
[4]应用“随机通达教学”策略 教学“结构不良知识”——以网络环境下“圆柱的认识”教学为例[J]. 傅泽华. 辽宁教育. 2015(11)
[5]高中物理必修教材栏目中的结构不良问题研究[J]. 侯新杰,吕齐银.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4(07)
[6]数学应用的“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对策[J]. 冒建生. 江苏教育. 2014(22)
[7]基于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环境设计[J]. 斯海霞.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10)
[8]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教学探讨[J]. 彭凯颖,韩优纯. 基础教育研究. 2012(16)
[9]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J]. 蔡亚萍. 电化教育研究. 2011(06)
[10]运用思维导图求解劣构问题探究[J]. 倪其育,刘鹏,居长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01)
博士论文
[1]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艳玲.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 张桂芳.西南大学 2013
[3]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 李妍.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 喻平.南京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生深度学习评价研究[D]. 刘丽丽.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初中化学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D]. 黄婷.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小学六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D]. 左婷婷.辽宁师范大学 2016
[4]高中生物学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D]. 韩朋成.四川师范大学 2015
[5]高中生物理问题表征层次及解题策略的相关研究[D]. 左霞.南京师范大学 2015
[6]化学平衡问题解决中思维障碍的测查及对策研究[D]. 潘林.华中师范大学 2014
[7]结构不良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D]. 史伟琴.南京师范大学 2014
[8]基于结构不良问题的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D]. 路艳.四川师范大学 2012
[9]脚手架策略对高中生解决结构不良物理问题的影响[D]. 马红灿.河南大学 2011
[10]化学课堂教学结构良好问题与结构不良问题的个案研究[D]. 白靖.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93789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基克问题解决过程①奥苏贝尔和鲁宾逊(1969)对数学几何问题解决进行研究,认为其过程可以
引言9结构良好问题是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算子均表现明确的问题,而结构不良问题则是指上述三者至少有一个没有明确界定的问题。①在此基础上,纽厄尔和西蒙根据问题的不同特征,将问题再次细分,划分为了三种类型:结构良好问题、中等结构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图0-2纽厄尔和西蒙对问题分类②随后,更多研究者按照瑞特曼的观点,将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这其中,美国学者乔纳森的研究影响最大。根据问题空间是否明确,乔纳森(Jonassen,1997)把问题分为结构良好问题(well-structuredproblem)和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problem)两种类型,其中结构不良问题也被称作劣构问题或不良结构问题。所谓的问题空间是指对问题解决的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的总称,是对问题解决的内部表征。而结构不良问题通常被认为是目标状态、①魏雪峰.问题解决与认知模拟——以数学问题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6.②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18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图0-3结构不良问题解决过程比较①(3)结构不良问题解决所需成分不同结构的问题所涉及的认知成分和教学功能是不一样的。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结构不良问题解决所需成分除了需要认知成分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元认知成分和非认知因素。尤其是元认知成分,在解决结构不良问题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元认知角度对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研究较多。大量研究表明,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在个体的认知层面除了需要完整而具体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外,还需要能将这些概念、定理等知识灵活组织起来的结构性知识。2003年乔纳森在研究中发现,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与良好结构问题一样,同样需要个体具备相关领域的结构化体系,但它更强调将知识围绕真实情境和经验组织起来。②为了达到解决的目的,相关具体领域的知识必须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组织起来,需要将相关的定理、规则和情境信息相结合,从而创设出解决方案,而非将知识简单呈现。因此,结构性知识在解决非良构问题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元认知层面上,结构不良问题作为一种复杂多变的题型,其解决不仅需要相关领域知识,还需要对整个解决过程不断进行监控与评估,如对多个解决方案寻找支撑依据、及时评价解决过程等等。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核查与评估等策略对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影响。乔纳森将个体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和结构良好问题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发现结构不良问题解决中的认知调节具有预测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具体学科领域下的结构不良问题中。①NamsooShinHong,杜娟,盛群力.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8(06):23-31.②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OLO分类的小学数学开放题学习思维评价[J]. 杨传冈,李海东.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11)
[2]SOLO分类法的概念、应用与展望[J]. 郭鹏岳. 江苏教育研究. 2016(Z4)
[3]围绕理解的学习评价——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视角[J]. 陈明选,邓喆.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1)
[4]应用“随机通达教学”策略 教学“结构不良知识”——以网络环境下“圆柱的认识”教学为例[J]. 傅泽华. 辽宁教育. 2015(11)
[5]高中物理必修教材栏目中的结构不良问题研究[J]. 侯新杰,吕齐银.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4(07)
[6]数学应用的“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对策[J]. 冒建生. 江苏教育. 2014(22)
[7]基于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环境设计[J]. 斯海霞.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10)
[8]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教学探讨[J]. 彭凯颖,韩优纯. 基础教育研究. 2012(16)
[9]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J]. 蔡亚萍. 电化教育研究. 2011(06)
[10]运用思维导图求解劣构问题探究[J]. 倪其育,刘鹏,居长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01)
博士论文
[1]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艳玲.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 张桂芳.西南大学 2013
[3]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 李妍.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 喻平.南京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生深度学习评价研究[D]. 刘丽丽.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初中化学结构不良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D]. 黄婷.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小学六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D]. 左婷婷.辽宁师范大学 2016
[4]高中生物学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D]. 韩朋成.四川师范大学 2015
[5]高中生物理问题表征层次及解题策略的相关研究[D]. 左霞.南京师范大学 2015
[6]化学平衡问题解决中思维障碍的测查及对策研究[D]. 潘林.华中师范大学 2014
[7]结构不良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D]. 史伟琴.南京师范大学 2014
[8]基于结构不良问题的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D]. 路艳.四川师范大学 2012
[9]脚手架策略对高中生解决结构不良物理问题的影响[D]. 马红灿.河南大学 2011
[10]化学课堂教学结构良好问题与结构不良问题的个案研究[D]. 白靖.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93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49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