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英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选取中英两国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为比较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法,对两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并归纳概括出比较结论。以期对我国小学数学标准建设提供一些借鉴。经比较发现:两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都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内容,两国在编排顺序和语言表述上不同。设置理念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对教师要求不同;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英国更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用语;中国更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方面:两国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十分重视;注重数学本身的价值;英国更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重视对不同学生的能力训练。课程标准内容方面:在广度上,《中国课标》稍大于《英国课标》两国知识内容要求两国,在深度上《中国课标》要难于《英国课标》。但《英国课标》对知识的描述更详细具体,层次更分明。实施建议方面:两国都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都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都认同要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但英国更重视问题解决;中国建议更具体。对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启示:第一,制定弹性课程目标,注重以学生为本;第二,促进学科之间联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第三,发挥学校自主权,注重教师参与;第四,关注地区差异,注重学生需求。
【关键词】:中国 英国 小学数学 课程标准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引言11-18
- 一、 研究缘起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一) 理论价值11-12
- (二) 实践价值12
- 三、 文献综述12-16
- (一) 英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12-13
- (二) 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13-15
- (三) 中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15-16
- 四、 研究方法16
- 五、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6
- 六、 创新点16-17
- 七、 研究的不足17-18
- 第二章 中英两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改革概述18-22
- 一、 中英两国小学数学课程历史发展18-20
- (一) 中国小学数学课程历史发展18-19
- (二) 英国小学数学课程历史发展19-20
- 二、 中英现行课程标准文本形成概述20-22
- (一) 中国2011年课程标准文本形成概述20
- (二) 英国2014年课程标准文本形成概述20-22
- 第三章 中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框架比较22-27
- 一、 中英国现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概述22-24
- (一) 中国现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概述22
- (二) 英国现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概述22-24
- 二、 中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比较24-27
- (一) 课程性质比较24
- (二) 课程设置理念比较24-26
- (三) 学段划分比较26-27
- 第四章 中英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比较27-33
- 一、 中英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编排概述27-28
- (一) 中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编排27
- (二) 英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编排27-28
- 二、 中英两国小学数学总目标比较28-29
- (一) 中英两国总目标内容28-29
- (二) 比较结论29
- 三、 中英两国小学数学学段目标比较29-33
- (一) 中英两国学段目标内容29-31
- (二) 比较结果31-33
- 第五章 中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比较33-56
- 一、 数与代数领域的比较33-43
- (一) 数与代数内容结构的比较33-34
- (二) 数与代数内容标准比较34-43
- 二、 图形与几何的比较43-52
- (一) 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的比较43-44
- (二) 图形与几何内容标准的比较44-52
- 三、 统计与概率的比较52-56
- (一) 统计与概率结构比较52-53
- (二) 统计与概率内容标准的比较53-56
- 第六章 实施建议的比较56-59
- 一、 教学建议的比较56-57
- 二、 信息技术建议57-59
- 第七章 给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几点启示59-61
- 一、 制定弹性课程目标,注重以学生为本59
- 二、 促进学科之间联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59-60
- 三、 发挥学校自主权,,注重教师参与60
- 四、 关注地区差异,注重学生需求60-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64
- 个人简历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群;对改革中小学数学课程的认识与思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庞云霄;;在迷惘中反思 在反思中前行——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种种现象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12期
3 向葵花;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2期
4 张晓瑜;;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12期
5 孔企平;;对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特色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2期
6 梁坚;;小学数学课程“综合化”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9期
7 王便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6期
8 赵羽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7期
9 黄静;;对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4期
10 王林;黄为良;;美国、日本、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晓泉;;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完美整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陈绿枝;;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点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3 邓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王超;;开放的资源 生动的课堂——浅谈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马中国;;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米惠珍;;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珠算与笔算相结合的教学[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再云;;浅谈怎样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8 蒙仙花;;珠心算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钟金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网上购物”一课感悟[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明霞;;解决基本矛盾 改进计算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宋丽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现状及趋势研究[N];山西青年报;2014年
2 孟成黔;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数与计算”[N];黔西南日报;2011年
3 早报记者 廖阳;珠算在现代社会并非无用[N];东方早报;2013年
4 张秀芹 朔州市应县三小;灵活使用教材 激发学习兴趣[N];发展导报;2013年
5 余庆县城关一小 全梅;小学数学建模基本方法浅析[N];山西青年报;2014年
6 翟新伟;课改:拓宽小学数学课程资源[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民;小学生数感的发展与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中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柴赛飞;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束君;中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4 张星婷;中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朱灵媛;中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宋丽瑾;中韩现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7 李玉媛;中国、新西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8 黄燕;中国和南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9 李家贝;中英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10 郭敏;农村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英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5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