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力视角下小学教师阅读教学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01:38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推进课程目标改革,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对阅读视角下教师阅读教学观进行了现状分析:(1)教师关于阅读能力的认识,包括教师对阅读能力内涵的认知,教师对阅读能力具体结构的认知;(2)教师关于阅读教学的认识,包括教师关于阅读教学目标的认知,教师关于阅读教学内容的认知以及教师关于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认识。根据阅读视角下教师阅读教学观的现状,给予相应的改进与完善建议,以期对教师树立恰当的阅读教学观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国际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对阅读能力内涵及以具体内容的认识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方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阅读能力的把握有待加强。其次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存在很大差异以及一些问题。具体主要包括应试教育环境下,“成绩为王”的教学观念仍影响着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这应成为今后改革中特别强调与改善的地方。其次教师对阅读教学基本内容的理解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但仍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即把握文章中心、人物特点、写作手法;提取信息;体会思想感情等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文献梳理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教师阅读教学观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阅读能力与教师阅读教学观
第一节 阅读能力分析
第二节 阅读教学观的构成
第三节 教师阅读教学观与阅读能力的关系
第三章 小学教师阅读教学观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卷与访谈设计
第二节 研究结果和分析
第四章 小学教师阅读教学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
第一节 小学教师阅读教学观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小学教师阅读教学观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5W1H分析[J]. 管建祥,蒋大坚,裴曙光,于燕.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2]小学生阅读素养测试的研究与实践[J]. 商德远. 小学语文教师. 2016(05)
[3]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J]. 谈永康. 小学语文教师. 2016(02)
[4]PISA、NAEP和PIRLS阅读素养概念述评[J]. 罗德红,龚婧. 上海教育科研. 2016(01)
[5]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表现研究[J]. 张燕华,郑国民,关惠文. 教育学报. 2015(06)
[6]阅读评价的国际借鉴[J]. 倪文锦,郑桂华,叶丽新.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2)
[7]阅读能力表现:要素、水平与指标[J]. 姚林群. 教育发展研究. 2012(Z2)
[8]阅读素养与国家竞争力——国外阅读素养测试对我们的启示[J]. 马世晔.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
[9]2009国际学生阅读素养评估[J]. 董蓓菲. 全球教育展望. 2009(10)
[10]整体阅读教学观初探[J]. 王鸿雁. 语文学刊. 2007(22)
硕士论文
[1]初中生阅读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 陶俊龙.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研究[D]. 刘云.西南大学 2015
[3]魏书生阅读教学观研究[D]. 王小盼.苏州大学 2013
[4]试论《文心》的语文教学观[D]. 王飞飞.湖南师范大学 2007
[5]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 刘琛.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71456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文献梳理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教师阅读教学观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阅读能力与教师阅读教学观
第一节 阅读能力分析
第二节 阅读教学观的构成
第三节 教师阅读教学观与阅读能力的关系
第三章 小学教师阅读教学观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卷与访谈设计
第二节 研究结果和分析
第四章 小学教师阅读教学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
第一节 小学教师阅读教学观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小学教师阅读教学观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5W1H分析[J]. 管建祥,蒋大坚,裴曙光,于燕.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2]小学生阅读素养测试的研究与实践[J]. 商德远. 小学语文教师. 2016(05)
[3]让阅读教学回归“阅读”本意[J]. 谈永康. 小学语文教师. 2016(02)
[4]PISA、NAEP和PIRLS阅读素养概念述评[J]. 罗德红,龚婧. 上海教育科研. 2016(01)
[5]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表现研究[J]. 张燕华,郑国民,关惠文. 教育学报. 2015(06)
[6]阅读评价的国际借鉴[J]. 倪文锦,郑桂华,叶丽新.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2)
[7]阅读能力表现:要素、水平与指标[J]. 姚林群. 教育发展研究. 2012(Z2)
[8]阅读素养与国家竞争力——国外阅读素养测试对我们的启示[J]. 马世晔.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
[9]2009国际学生阅读素养评估[J]. 董蓓菲. 全球教育展望. 2009(10)
[10]整体阅读教学观初探[J]. 王鸿雁. 语文学刊. 2007(22)
硕士论文
[1]初中生阅读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 陶俊龙.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研究[D]. 刘云.西南大学 2015
[3]魏书生阅读教学观研究[D]. 王小盼.苏州大学 2013
[4]试论《文心》的语文教学观[D]. 王飞飞.湖南师范大学 2007
[5]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 刘琛.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71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57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