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简单的教,丰厚的学:未来数字化教学的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2-01-23 18:51
  数字化教学是利用数字化相关技术服务教学、赋能教学、支持教学的统称。教学是立足点,数字化是技术支持。数字化教学的终极价值在于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从行为学视角分析,学习包含驱动、进程、反馈三大方面。数字化教学可激活学习内驱、赋能学习品质、反馈学习效果,让学习富有趣味,进而实现学生人生优化成长。多媒体、线上线下融合、进阶性游戏软件与平台让学生学习变得有趣;无界学习场、互联网、3D打印为高品质学习赋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教学评价助力。 

【文章来源】:教育观察. 2020,9(3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有趣:数字化教学激活学习内驱力
    (一)数字化多媒体资源创生多样情境,支持“具生”学习
    (二)线上线下融合视域下的学习“变度”,为自主学习赋能
    (三)进阶性游戏化学习软件或平台助力个性化学习
二、简单:数字化教学赋能学习品质
    (一)无界学习场,实现泛在学习
    (二)互联网跨域联通,实现互生学习
    (三)3D 打印让创造变现,实现创造学习
三、自信:数字化教学反馈学习效果
    (一)物联网让元认知监控智能化
    (二)云计算让反馈评价系统化
    (三)大数据存储让成长历程可视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生态下的备、教、研、学、评实践探索——以巴蜀公开课为例[J]. 张帝,张超,令狐林.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0(04)
[2]“说数学”互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李方红.  教育探索. 2019(06)
[3]教育信息技术要从技术保障走向技术赋能[J]. 令狐林,程积富.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2)
[4]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生评价:互生发展评价的内涵、设计与实施[J]. 李方红,董顺,王朕照.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8(07)
[5]数字化教学创造教育新价值[J]. 王志刚.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7(02)
[6]“互生课程”的提出、结构与实践[J]. 李方红.  教育导刊. 2017(06)



本文编号:3604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04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