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以喜马拉雅FM为例谈视听新媒体对朗读教学的辅助作用

发布时间:2022-02-14 15:3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视听新媒体的出现在改变人们休闲文化生活的同时给广大学生带来了双重影响,而如何发挥出它的正面影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为出发点,分析当前教师朗读教学和学生朗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视听新媒体的突出特点中寻找其为朗读教学带来的新契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将视听新媒体运用到朗读教学中的探索实践,为语文教师的朗读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为了能了解到小学教师朗读教学和学生朗读学习的真实现状,找出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从视听新媒体应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进行了本次调查与研究。在研究中,特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朗读的兴趣状况,学生的朗读时间与朗读参与度,以及学生对自我朗读进步的感知等几个维度。本文基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理念,针对问卷调查中呈现出的问题,将视听新媒体为我所用,从朗读素材、朗读热情和参与度等方面寻找新兴视听媒体技术为朗读教学带来的新契机。结合已有的实践尝试,进一步探讨视听新媒体对朗读教学的辅助作用及具体的应用实践,探讨通过订阅朗读频道、自制朗读音频、在线上传分享个人朗读音频等创新形式发挥喜马拉雅F...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一章 小学生朗读能力现状分析
    一、小学生朗读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1、朗读兴趣的分析
        2、朗读时间的分析
        3、朗读参与度的分析
        4、学生对自我朗读进步感知评判的分析
        5、关于视听新媒体辅助朗读教学实践调查的分析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堂朗读的兴趣不浓,教师缺乏激发学生兴趣的意识与方法
        2、由于上课时间限制,学生课堂朗读时间不够
        3、学生课堂朗读参与机会不均,老师关注的学生范围有限
        4、老师指导关注不足,学生缺乏对自我朗读进步与否的感知评判
第二章 视听新媒体为朗读教学带来的新契机
    一、视听素材多样,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二、打破时空限制,拓展朗读教学第二课堂
    三、人人都是主播,提高学生朗读参与度
    四、互动展示平台,维持学生朗读热情
    五、云储存数据,记录每位学生朗读能力的成长
第三章 从听书软件入手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
    一、订阅朗读频道,精选优秀范读素材
        1、教师精选内容为主
        2、尊重学生个性
    二、下载范读音频,拓展朗读第二课堂
        1、范读音频随时扫清字词障碍
        2、朗读名家示范朗读技巧
    三、自制朗读音频,人人都是朗读主播
        1、根据自身爱好,自主录制个性朗读音频
        2、创建个人频道,上传朗读音频
    四、分享朗读音频,教师现时评价指导
        1、创建交流群,便捷分享朗读音频
        2、教师及时进行评论和指导
    五、精选优秀音频,上传班级频道,展示交流,相互学习
    六、视听新媒体辅助朗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
        2、家长应发挥辅导与监督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二: 小学朗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感情朗读:教学困境及其突破[J]. 李功连.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6)
[2]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朱坤林.  教学与管理. 2014(29)
[3]一对一教学环境下iPad辅助朗读教学研究[J]. 张炜.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5)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综论[J]. 张铭凯.  课程教学研究. 2012(10)
[5]有声读物的广播化解读[J]. 黄卉.  传媒观察. 2012(07)
[6]立足“常式”,开发“变式”——浅谈多媒体辅助中学语文朗读教学[J]. 朱静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01)
[7]中国视听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庞井君.  新闻战线. 2011(09)
[8]关于深化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 石义堂.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6)
[9]浅谈运用多媒体有效进行个性化朗读[J]. 丁君囡.  成功(教育). 2009(05)
[10]视听新媒体概述[J]. 董年初,熊艳红.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03)

硕士论文
[1]从“广播”到“窄播”—手机“轻电台”传播策略研究[D]. 任佳倩.苏州大学 2015
[2]浅阅读时代有声读物研究[D]. 张贤冲.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中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D]. 许贤.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新媒体时代有声读物的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D]. 田莹.河南大学 2013
[5]朗读背诵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D]. 郎爽.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 代霜雪.华东师范大学 2011
[7]多媒体技术解决语文朗读教学“音准、感情”问题的应用研究[D]. 陈晓红.四川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4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24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a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