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某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22 01:48
语文是一种工具,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甚至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用到。而语文作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其学习的适应性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态度及能力成绩,甚至影响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人际关系等等。在整个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具体到某一学科的研究成果就比较少了。于是笔者以济南市某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现状为依据,尝试分析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去发现、探究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本文在大量搜集、学习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对济南市某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现状进行相关调查研究。调查问卷面向180名新生的家长,访谈面向6位一年级语文教师以及部分家长、学生,同时结合课堂观察实录,研究将从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展开调查。并对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家庭环境中语文学习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态度、家长自身的语文修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学校环境中外部环境和班级环境的变化;师生关系方面、教师的教育方式、自身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尊心、智力...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语文学习的适应性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影响
(二)一年级部分新生不适应语文学习
(三)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成绩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四)观察法
第一章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适应
(二)适应性
(三)学习适应性
(四)语文学习适应性
二、理论基础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三)全语言教育理论
第二章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过程
二、调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分析
(二)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兴趣情况
(三)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能力情况
(四)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
三、教学案例《小小的船》
(一)课文分析
(二)教学分析
(三)学生行为观察
第三章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一)家庭中的语文学习环境
(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三)家长自身的语文修养
(四)家长的教养态度
(五)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状况
二、学校环境对学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一)升入小学之后环境的变化
(二)对小学外部环境的适应
(三)对小学班级环境的适应
三、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二)教师采取的教育方式
(三)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
四、学生自身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一)对待学习的态度
(二)自尊心的影响
(三)智力发展水平差异
第四章 提高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建议
一、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是重要支撑
(一)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二)自身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孩子语文学习的求知欲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五)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交流,配合学校工作
二、学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而有力的后盾
(一)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沟通衔接、合作交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学风
(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三、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是关键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自身学习能力、教学能力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语文学习的求知欲
(四)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
(一)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学会主动学习
(二)确立合适的目标,勇于挑战自我,增强自信心
(三)积极的向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 陈珂.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01)
[2]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 赵春芸. 教育革新. 2015 (04)
[3]小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 刘婷.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4(03)
[4]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小衔接研究[J]. 陈兴华. 基础教育研究. 2012(17)
[5]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 沈慧芬. 中国校外教育. 2012(17)
[6]旨在提高学业的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探讨[J]. 张海燕. 教育评论. 2012(02)
[7]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J]. 周香.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1(09)
[8]美国学前一年教育的政策与实践[J]. 潘月娟,刘焱,周雪. 比较教育研究. 2010(10)
[9]郑州市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 付丽丽,王志中,温娟娟. 文教资料. 2010(03)
[10]浅谈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对策[J]. 刘雨菲. 中小学校长. 2009(08)
硕士论文
[1]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岩.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
[2]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个案研究[D]. 李文波.延边大学 2019
[3]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D]. 周钧皓.杭州师范大学 2019
[4]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薛永钰.江苏师范大学 2018
[5]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D]. 郝倩.河北师范大学 2017
[6]幼小衔接中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珊珊.辽宁师范大学 2016
[7]幼小语文教育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淑娜.淮北师范大学 2015
[8]小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D]. 李姝妍.沈阳师范大学 2014
[9]家庭教育对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徐秀英.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幼小衔接问题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 王佳婧.扬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38444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语文学习的适应性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影响
(二)一年级部分新生不适应语文学习
(三)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成绩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四)观察法
第一章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适应
(二)适应性
(三)学习适应性
(四)语文学习适应性
二、理论基础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三)全语言教育理论
第二章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过程
二、调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分析
(二)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兴趣情况
(三)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能力情况
(四)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
三、教学案例《小小的船》
(一)课文分析
(二)教学分析
(三)学生行为观察
第三章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一)家庭中的语文学习环境
(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三)家长自身的语文修养
(四)家长的教养态度
(五)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状况
二、学校环境对学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一)升入小学之后环境的变化
(二)对小学外部环境的适应
(三)对小学班级环境的适应
三、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二)教师采取的教育方式
(三)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
四、学生自身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一)对待学习的态度
(二)自尊心的影响
(三)智力发展水平差异
第四章 提高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建议
一、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是重要支撑
(一)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二)自身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孩子语文学习的求知欲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五)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交流,配合学校工作
二、学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而有力的后盾
(一)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沟通衔接、合作交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学风
(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三、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是关键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自身学习能力、教学能力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语文学习的求知欲
(四)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
(一)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学会主动学习
(二)确立合适的目标,勇于挑战自我,增强自信心
(三)积极的向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 陈珂.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01)
[2]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 赵春芸. 教育革新. 2015 (04)
[3]小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J]. 刘婷.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4(03)
[4]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小衔接研究[J]. 陈兴华. 基础教育研究. 2012(17)
[5]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 沈慧芬. 中国校外教育. 2012(17)
[6]旨在提高学业的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探讨[J]. 张海燕. 教育评论. 2012(02)
[7]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J]. 周香.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 2011(09)
[8]美国学前一年教育的政策与实践[J]. 潘月娟,刘焱,周雪. 比较教育研究. 2010(10)
[9]郑州市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 付丽丽,王志中,温娟娟. 文教资料. 2010(03)
[10]浅谈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对策[J]. 刘雨菲. 中小学校长. 2009(08)
硕士论文
[1]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岩.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
[2]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个案研究[D]. 李文波.延边大学 2019
[3]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D]. 周钧皓.杭州师范大学 2019
[4]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 薛永钰.江苏师范大学 2018
[5]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D]. 郝倩.河北师范大学 2017
[6]幼小衔接中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珊珊.辽宁师范大学 2016
[7]幼小语文教育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淑娜.淮北师范大学 2015
[8]小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D]. 李姝妍.沈阳师范大学 2014
[9]家庭教育对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徐秀英.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幼小衔接问题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 王佳婧.扬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38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3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