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重复阅读干预对阅读困难儿童阅读流畅性及阅读理解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6 16:42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及信息加工过程,理解是阅读的目的之一,也是衡量阅读能力的指标。大量研究都证明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以及快速命名等任何一方面的缺陷都可能导致阅读失败,但是阅读能力差的读者和有阅读障碍的学生似乎特别容易出现阅读流畅性问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忽视阅读流畅性的指导,而强调字词识别和阅读理解,有研究者认为原因有可能是关于提高阅读流畅性的干预措施尚未广为人知。为了探究重复阅读干预对小学汉语阅读儿童阅读流畅性和阅读理解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围绕一个水平测试实验和一个干预实验来探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水平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并试图探索提高汉语阅读困难儿童阅读流畅性的有效干预方案,通过对阅读流畅性的干预,改善阅读困难儿童的阅读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小学三年级学生中,阅读流畅性、字词识别和口语理解是预测个体阅读理解表现的显著变量,阅读流畅性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阅读理解,还分别在字词识别和阅读理解、口语理解和阅读理解之间发挥着中介效应。其次,基于不同策略的重复阅读干预对阅读困难儿童阅读流畅性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重复阅读与基于表现相结合的干预方式以...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1.2 流畅阅读是熟练阅读者的标志之一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阅读困难
        1.2 阅读流畅性
    2 阅读发展阶段理论
    3 阅读流畅性与阅读的关系研究
        3.1 阅读流畅性与字词识别的关系
        3.2 阅读流畅性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4 提高阅读流畅性的干预方法
        4.1 阅读加速干预
        4.2 听读训练
        4.3 RAVE-O程序
        4.4 重复阅读干预
    5 问题的提出
第3章 小学生阅读流畅性与阅读理解的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被试选择
    3 研究材料与研究程序
    4 结果与分析
第4章 阅读困难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干预成效
    1 研究目的
    2 被试选择
    3 实验材料与研究程序
    4 结果与分析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1 小学生阅读流畅性的发展水平及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2 指导性重复阅读策略对阅读困难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
    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一年级阅读流畅性对二、三年级阅读理解的预测[J]. 程亚华,伍新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3)
[2]小学低年级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字词阅读流畅性的中介效应[J]. 程亚华,王健,伍新春.  心理学报. 2018(04)
[3]朗读流畅性在儿童阅读发展中的预测作用[J]. 周雪莲,程亚华,李宜逊,韩春翔,李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4)
[4]西方阅读障碍儿童干预训练的四种途径及其启示[J]. 康静梅,陈丹.  外国教育研究. 2015(06)
[5]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相关认知技能缺陷[J]. 董琼,李虹,伍新春,潘敬儿,张玉平,阮氏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6)
[6]重复获益效应对文本阅读加工的影响[J]. 冯建新,乔瑞,李茜,潘婷,游旭群.  心理科学. 2012(05)
[7]单词识别及单词识别发展阶段理论阐释[J]. 白丽茹.  当代语言学. 2012(02)
[8]提升大学生口读流畅度:重复阅读练习之研究[J]. 王育慧,郭岱宗.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02)
[9]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J]. 任丽艳.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04)
[10]DN:CAS认知评估系统在小学生认知发展评估中的应用[J]. 王晓辰,李清,邓赐平.  心理科学. 2010(06)

硕士论文
[1]汉语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干预研究[D]. 王堉菲.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重复阅读结合自我监控策略对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流畅性之成效研究[D]. 高洁.重庆师范大学 2014
[3]9~12岁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研究[D]. 娄阿利.沈阳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62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62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1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