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霞小学教育理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1 11:03
斯霞老师是我国小学教育领域著名教育家之一,也是“母爱童心”的提倡者和实践者,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她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独创了“随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她爱生如子,师德高尚,用“母爱”滋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她在70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钻研探索,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对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中国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斯霞的小学教育理念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分析,既是对斯霞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也是将斯霞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升华为科学理论的过程,对现代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通过整理关于斯霞老师的相关文献,阅读斯霞老师的课堂实录以及斯霞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感人故事,对斯霞老师的小学教育理念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中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思考和探讨。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关于斯霞老师的著作及文献的整理梳理出其教育生涯的发展历程。其次,从人格特质、生活阅历和工作履历三个方面对斯霞老师小学教育理念的形成因素探源。再次,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教材观和德育观五个维...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1.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2.一线教师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3.关于斯霞老师其人其事的介绍、宣传、歌颂
(三)概念界定
1.理念
2.教学理念
3.教育理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斯霞小学教育生涯发展历程
(一)奠定时期(1922-1949 年)坚定信念,不断积累
1.从懵懂少女走向教学一线
2.以“名师”为榜样
3.在“混乱”中坚守岗位
(二)形成时期(1949-1976 年)兼收并蓄,不断丰富
1.点燃学习之情
2.走向教改之路
3.经历风波之后
(三)成熟时期(1977-1994)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1.树立典型引深思
2.执着教育写丹心
3.培养后生付心血
二、斯霞小学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探源
(一)人格特质:启迪心智,滋润品行的内在修为
1.坚定的教育理想信念
2.大爱无涯的教育情怀
3.执着的精神
(二)生活阅历 :书香润泽,爱的教化的成长环境
1.书香润泽童年
2.母爱滋润品性
3.美好的受教育时光
(三)工作履历:三尺讲台,努力中成就自我
1.为教而学
2.勇于实践
3.勤于反思
三、斯霞小学教育理念解析
(一)教育观:醉心教育,爱心育人
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2.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育人观
3.密切联系生活
4.兴趣是成长的起点
(二)教学观: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
1.细致解读、准备充分的备课观
2.以读为本,精讲多练的阅读教学观
3.深入浅出、生动鲜活的作文教学观
4.有情有趣的语文教学观
(三)学生观:相信每位学生均能成长
1.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因材施教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材观:仔细揣摩,透彻理解
1.教材功能观
2.教材编写观
3.教材使用观
(五)德育观: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1.言传身教,无声胜有声
2.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心灵沟通,架设友谊的桥梁
4.留言暗示教育,滋润学生心田
四、斯霞小学教育理念的反思与价值引领
(一)对斯霞小学教育理念的反思
1.对斯霞老师语文教学中进行阶级教育的反思
2.对斯霞老师班级管理实践中“爱的边界”问题的反思
(二)斯霞小学教育理念当代价值
1.斯霞老师教“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爱学生
3.斯霞老师教“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及其教育启示[J]. 马多秀. 现代教学. 2016(06)
[2]爱的魔力——学习斯霞老师母爱教育[J]. 苗建尔.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4(02)
[3]从教学案例中解读斯霞识字教学思想[J]. 吴兴林. 小学教学研究. 2012(10)
[4]中国教育:情感缺失[J]. 朱小蔓,朱永新. 读书. 2012(01)
[5]论斯霞的儿童观与教育观[J]. 王佳艺. 现代教育科学. 2011(10)
[6]童心母爱:永不熄灭的教育精神——纪念斯霞诞辰100周年[J]. 朱小蔓. 课程·教材·教法. 2011(02)
[7]论教学理念及其形成[J]. 刘庆昌.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8]斯霞老师“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模式研究[J]. 曹海永. 江苏教育. 2010(04)
[9]诠释师德:斯霞的世纪人生[J]. 王红艳. 思想理论教育. 2009(18)
[10]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 罗三桂. 中国高等教育. 2009(06)
硕士论文
[1]斯霞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张优.扬州大学 2016
[2]斯霞与霍懋征语文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D]. 张敏.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斯霞教师观研究[D]. 杨娟.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7330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1.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2.一线教师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3.关于斯霞老师其人其事的介绍、宣传、歌颂
(三)概念界定
1.理念
2.教学理念
3.教育理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斯霞小学教育生涯发展历程
(一)奠定时期(1922-1949 年)坚定信念,不断积累
1.从懵懂少女走向教学一线
2.以“名师”为榜样
3.在“混乱”中坚守岗位
(二)形成时期(1949-1976 年)兼收并蓄,不断丰富
1.点燃学习之情
2.走向教改之路
3.经历风波之后
(三)成熟时期(1977-1994)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1.树立典型引深思
2.执着教育写丹心
3.培养后生付心血
二、斯霞小学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探源
(一)人格特质:启迪心智,滋润品行的内在修为
1.坚定的教育理想信念
2.大爱无涯的教育情怀
3.执着的精神
(二)生活阅历 :书香润泽,爱的教化的成长环境
1.书香润泽童年
2.母爱滋润品性
3.美好的受教育时光
(三)工作履历:三尺讲台,努力中成就自我
1.为教而学
2.勇于实践
3.勤于反思
三、斯霞小学教育理念解析
(一)教育观:醉心教育,爱心育人
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2.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育人观
3.密切联系生活
4.兴趣是成长的起点
(二)教学观: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
1.细致解读、准备充分的备课观
2.以读为本,精讲多练的阅读教学观
3.深入浅出、生动鲜活的作文教学观
4.有情有趣的语文教学观
(三)学生观:相信每位学生均能成长
1.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因材施教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材观:仔细揣摩,透彻理解
1.教材功能观
2.教材编写观
3.教材使用观
(五)德育观:以情感人,以情化人
1.言传身教,无声胜有声
2.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心灵沟通,架设友谊的桥梁
4.留言暗示教育,滋润学生心田
四、斯霞小学教育理念的反思与价值引领
(一)对斯霞小学教育理念的反思
1.对斯霞老师语文教学中进行阶级教育的反思
2.对斯霞老师班级管理实践中“爱的边界”问题的反思
(二)斯霞小学教育理念当代价值
1.斯霞老师教“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爱学生
3.斯霞老师教“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及其教育启示[J]. 马多秀. 现代教学. 2016(06)
[2]爱的魔力——学习斯霞老师母爱教育[J]. 苗建尔.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4(02)
[3]从教学案例中解读斯霞识字教学思想[J]. 吴兴林. 小学教学研究. 2012(10)
[4]中国教育:情感缺失[J]. 朱小蔓,朱永新. 读书. 2012(01)
[5]论斯霞的儿童观与教育观[J]. 王佳艺. 现代教育科学. 2011(10)
[6]童心母爱:永不熄灭的教育精神——纪念斯霞诞辰100周年[J]. 朱小蔓. 课程·教材·教法. 2011(02)
[7]论教学理念及其形成[J]. 刘庆昌.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8]斯霞老师“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模式研究[J]. 曹海永. 江苏教育. 2010(04)
[9]诠释师德:斯霞的世纪人生[J]. 王红艳. 思想理论教育. 2009(18)
[10]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改革[J]. 罗三桂. 中国高等教育. 2009(06)
硕士论文
[1]斯霞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张优.扬州大学 2016
[2]斯霞与霍懋征语文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D]. 张敏.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斯霞教师观研究[D]. 杨娟.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7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6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