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16:3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话”教学理念逐渐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国内外对话教学的理论研究,将“对话”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具有很大的价值。对话教学提倡的是平等民主、自由和谐、信任尊重,目的在于让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的地位进行沟通与交流,让教学过程更加丰富。但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话教学的运用出现偏差,虚伪无效的对话充斥着课堂,例如形式化对话、预设对话代替生成对话、对话主题游离、对话内容无效等等,因此,正视对话教学、在课堂上有效对话就更加重要。“问题式”对话教学传承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智慧,是传递知识的桥梁,也是促进师生精神世界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对话教学使教师、学生、文本能够平等的进行交流,体现了是教师专业化的教学智慧,促进了学生主动性、个性化的发展,对课堂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问题式”对话教学与语文阅读课堂紧密相连,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阅读教学与对话教学的内涵、分类与价值进行了理论阐述,并结合对话教学相关理论,对阅读教学的特征、阅读对话教学的特殊性以及阅读教学实施对话教...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理念践行的需要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分类与价值
(一)阅读教学与对话教学的内涵
1.阅读教学
2.对话教学
3.问题式对话教学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型分类
1.依据阅读方法分类
2.依据文章体裁分类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1.文本的理解与重构
2.思维的积累与创造
3.审美的鉴赏与提升
4.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教学的理论探析
(一)对话教学的理论渊源
1.弗莱雷——对话式教学
2.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思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教学的特征
1.民主平等
2.真诚倾听
3.建构生成
4.多边互动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的现状
(一)师生对话层面
1.对话倾向老师
2.对话倾向学生
(二)生生对话层面
1.无对话或精英对话
2.小组无效对话
(三)师本对话层面
1.依赖教参
2.解读游离文本
3.过度解读文本
(四)生本对话层面
1.阅读兴趣缺失
2.阅读方法匮乏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类型与内涵
1.“问题式”师生对话教学
2.“问题式”生生对话教学
3.“问题式”师本对话教学
4.“问题式”生本对话教学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
1.基于三维目标
2.基于对话主体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
1.初次对话
2.深度对话
3.延伸对话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评价
1.评价的内容
2.评价的方法
3.评价的准则
(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反馈
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注意事项
(一)问题聚焦
(二)情境创设
(三)预设与生成的相融与矛盾
(四)教与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反馈问卷调查表(教师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目标的达成[J]. 苗雨祥.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4)
[2]马丁·布伯哲学视域下高校对话教学模式的建构[J]. 方渊渊. 西部素质教育. 2019(03)
[3]对小学阅读教学“三无”问题的思考[J]. 徐丽霞. 语文建设. 2017(35)
[4]论教学目标预设与达成活动中的两类意识[J]. 魏宏聚. 教育科学研究. 2016(05)
[5]基于问题的对话教学模式研究[J]. 安世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02)
[6]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 中国教育学刊. 2013(06)
[7]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 陆小平. 中国教育学刊. 2011(S1)
[8]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 张华.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6)
[9]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 刘伟,郭海云. 外语界. 2006(03)
[10]对话教学:内涵、特征与原则[J]. 康建琴.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4(03)
博士论文
[1]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 刘晶晶.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 王庭波.东北师范大学 2013
[3]课例研究:阅读教学的针对性[D]. 周周.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 杨进红.西南大学 2010
[5]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D]. 朱建军.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研究[D]. 乐中保.上海师范大学 2009
[7]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D]. 薛晓嫘.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 魏薇.山东师范大学 2006
[9]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 慕君.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对话教学研究[D]. 张增田.西南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章可欣.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 贺梦瑶.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 蒋碧野.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目标维度研究[D]. 王云刚.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79573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理念践行的需要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分类与价值
(一)阅读教学与对话教学的内涵
1.阅读教学
2.对话教学
3.问题式对话教学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型分类
1.依据阅读方法分类
2.依据文章体裁分类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1.文本的理解与重构
2.思维的积累与创造
3.审美的鉴赏与提升
4.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教学的理论探析
(一)对话教学的理论渊源
1.弗莱雷——对话式教学
2.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思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教学的特征
1.民主平等
2.真诚倾听
3.建构生成
4.多边互动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的现状
(一)师生对话层面
1.对话倾向老师
2.对话倾向学生
(二)生生对话层面
1.无对话或精英对话
2.小组无效对话
(三)师本对话层面
1.依赖教参
2.解读游离文本
3.过度解读文本
(四)生本对话层面
1.阅读兴趣缺失
2.阅读方法匮乏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类型与内涵
1.“问题式”师生对话教学
2.“问题式”生生对话教学
3.“问题式”师本对话教学
4.“问题式”生本对话教学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
1.基于三维目标
2.基于对话主体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具体流程
1.初次对话
2.深度对话
3.延伸对话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评价
1.评价的内容
2.评价的方法
3.评价的准则
(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反馈
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注意事项
(一)问题聚焦
(二)情境创设
(三)预设与生成的相融与矛盾
(四)教与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对话教学设计的反馈问卷调查表(教师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目标的达成[J]. 苗雨祥.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4)
[2]马丁·布伯哲学视域下高校对话教学模式的建构[J]. 方渊渊. 西部素质教育. 2019(03)
[3]对小学阅读教学“三无”问题的思考[J]. 徐丽霞. 语文建设. 2017(35)
[4]论教学目标预设与达成活动中的两类意识[J]. 魏宏聚. 教育科学研究. 2016(05)
[5]基于问题的对话教学模式研究[J]. 安世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02)
[6]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 中国教育学刊. 2013(06)
[7]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 陆小平. 中国教育学刊. 2011(S1)
[8]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 张华.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6)
[9]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 刘伟,郭海云. 外语界. 2006(03)
[10]对话教学:内涵、特征与原则[J]. 康建琴.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4(03)
博士论文
[1]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 刘晶晶.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 王庭波.东北师范大学 2013
[3]课例研究:阅读教学的针对性[D]. 周周.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 杨进红.西南大学 2010
[5]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D]. 朱建军.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研究[D]. 乐中保.上海师范大学 2009
[7]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D]. 薛晓嫘.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 魏薇.山东师范大学 2006
[9]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 慕君.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对话教学研究[D]. 张增田.西南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章可欣.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D]. 贺梦瑶.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 蒋碧野.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目标维度研究[D]. 王云刚.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79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79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