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基于“图像识读”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4 21: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我们进入到了视觉图像时代,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虚拟网络上,我们每天都被琳琅满目、良莠不齐的图像信息所包围着,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识读它、理解它、辨析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我们每堂课都会与图像打交道的美术学科教学中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基于2016年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心理学教授牵头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联合攻关小组,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之后各学科在此基础上都提出了自己的学科素养与立科之本,美术学科的立科之本就是“视觉形象”,其他的价值都是由此生发出来,并且其中的“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两个独有的素养之一,也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首位与基础素养。在我们的美术学科教学中,无论是在哪个美术学习的领域,都离不开“图”,因此提升对于图像的读图能力是我们进行所有类型美术课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如今小学美术课与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表现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老师进行访谈,并经过总结对当下经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分析;第二部分主要说明学生具备“图像识读”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如今时代的变化,学生具...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关于“图像识读”素养培养的研究成果
2. 传统剪纸中与“图像识读”的关系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图像识读”的学科素养在小学美术表现中的分析
一、“图像识读”内涵界定
二、小学美术课中关于“图像识读”素养培养调查分析
(一) 调查设计
1. 调查目的
2. 调查方法
(二) 调查实施过程
1. 学生问卷调查
2. 教师访谈调查
(三) 调查统计与分析
1. 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
2. 教师访谈调查的总结
(四) 调查结果
第二章 “图像识读”素养培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一、图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桥梁
(一) 与文字对比的信息传递特点
(二) 观察力对学生未来学科发展的影响
(三) 视觉判断能力与学习效率
二、结合视觉图像的社会应用提高小学生“图像识读”意识的教学
(一) 当今时代背景下视觉图像文化的特点
(二) 视觉图像作用于美术课堂
三、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课堂美术教学与图像文化的结合应用
(二) 欣赏教学与学生识图能力密不可分
第三章 美术课堂教学彰显“图像识读”应用性的培养
一、美术实践课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关注度
(一) 美术实践课偏向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 识图能力在学生美术表现中的影响
(三) 识图过程在实践课的应用
二、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更具系统化
(一) 有效储备图像解读的方法
(二) 系统训练图像辨析能力
(三) 注重欣赏过程的语言表达
三、善于赏析作品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欣赏作品与理解图像之间的关系
(二) 辨析图像增进学生思维
第四章 美术课堂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策略
一、探索图像演变过程降低学生读图难度
(一) 寻找图像原型,帮助学生理解图像
(二) 对比图像,增强学生辨别能力
二、把握美术实践课中对图像的解读环节
(一) 模仿图像,提高对图像的认知
(二) 训练学生描述创作构思
三、改善欣赏课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一) 寓教于乐,增强课堂互动
(二) 补充描述,活跃思维
(三) 欣赏三部曲,逐渐培养学生解图步骤
四、提高师生对教育资源的应用意识
(一) 跟进生活,学有所用
(二) 充分利用影像资源,加强学生感受能力
第五章 以剪纸类教学内容为例为培养“图像识读”素养之教学设计
一、剪纸欣赏课丰富学生对图形纹样的认识
二、剪纸实践课巩固学生对剪纸图像的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个人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的新视角[J]. 刘凌. 考试周刊. 2019(54)
[2]问题导学下的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教学策略[J]. 王伟. 当代教研论丛. 2018(05)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4]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 杨向东. 人民教育. 2016(19)
[5]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 尹少淳. 教育导刊. 2015(09)
[6]关于儿童模仿能力的理论解释模型及其研究展望[J]. 陈巍. 学前教育研究. 2010(12)
[7]视觉文化的时代特征[J]. 苏丹. 美术大观. 2010(11)
硕士论文
[1]从民间剪纸艺术到平面设计图形语言的转化研究[D]. 崔根宾.青岛科技大学 2017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D]. 白锦秋.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中国民俗节日剪纸的图形语言解析[D]. 安琪.武汉理工大学 2015
[4]剪纸形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刘杨.合肥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80885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关于“图像识读”素养培养的研究成果
2. 传统剪纸中与“图像识读”的关系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图像识读”的学科素养在小学美术表现中的分析
一、“图像识读”内涵界定
二、小学美术课中关于“图像识读”素养培养调查分析
(一) 调查设计
1. 调查目的
2. 调查方法
(二) 调查实施过程
1. 学生问卷调查
2. 教师访谈调查
(三) 调查统计与分析
1. 学生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
2. 教师访谈调查的总结
(四) 调查结果
第二章 “图像识读”素养培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一、图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桥梁
(一) 与文字对比的信息传递特点
(二) 观察力对学生未来学科发展的影响
(三) 视觉判断能力与学习效率
二、结合视觉图像的社会应用提高小学生“图像识读”意识的教学
(一) 当今时代背景下视觉图像文化的特点
(二) 视觉图像作用于美术课堂
三、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课堂美术教学与图像文化的结合应用
(二) 欣赏教学与学生识图能力密不可分
第三章 美术课堂教学彰显“图像识读”应用性的培养
一、美术实践课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关注度
(一) 美术实践课偏向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 识图能力在学生美术表现中的影响
(三) 识图过程在实践课的应用
二、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更具系统化
(一) 有效储备图像解读的方法
(二) 系统训练图像辨析能力
(三) 注重欣赏过程的语言表达
三、善于赏析作品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欣赏作品与理解图像之间的关系
(二) 辨析图像增进学生思维
第四章 美术课堂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策略
一、探索图像演变过程降低学生读图难度
(一) 寻找图像原型,帮助学生理解图像
(二) 对比图像,增强学生辨别能力
二、把握美术实践课中对图像的解读环节
(一) 模仿图像,提高对图像的认知
(二) 训练学生描述创作构思
三、改善欣赏课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一) 寓教于乐,增强课堂互动
(二) 补充描述,活跃思维
(三) 欣赏三部曲,逐渐培养学生解图步骤
四、提高师生对教育资源的应用意识
(一) 跟进生活,学有所用
(二) 充分利用影像资源,加强学生感受能力
第五章 以剪纸类教学内容为例为培养“图像识读”素养之教学设计
一、剪纸欣赏课丰富学生对图形纹样的认识
二、剪纸实践课巩固学生对剪纸图像的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个人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的新视角[J]. 刘凌. 考试周刊. 2019(54)
[2]问题导学下的小学美术“图像识读”教学策略[J]. 王伟. 当代教研论丛. 2018(05)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4]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 杨向东. 人民教育. 2016(19)
[5]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 尹少淳. 教育导刊. 2015(09)
[6]关于儿童模仿能力的理论解释模型及其研究展望[J]. 陈巍. 学前教育研究. 2010(12)
[7]视觉文化的时代特征[J]. 苏丹. 美术大观. 2010(11)
硕士论文
[1]从民间剪纸艺术到平面设计图形语言的转化研究[D]. 崔根宾.青岛科技大学 2017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D]. 白锦秋.广西师范大学 2016
[3]中国民俗节日剪纸的图形语言解析[D]. 安琪.武汉理工大学 2015
[4]剪纸形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刘杨.合肥工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80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8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