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ift语言的小学编程课程开发
发布时间:2023-05-07 20:16
在编程教育的普及和低龄化趋势下,国内外出现许多小学编程课程,而编程课程不仅要考虑到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掌握编程概念、计算思维,同时要考虑到编程语言的实用性、开放性。通过文献的整理发现,目前小学编程课程为了降低编程学习的难度几乎全部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编程,未涉及底层代码。Swift语言是一款将模块化编程和底层代码合二为一的编程语言,同时拥有图像式与代码式编程界面,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因此,本研究选用Swift语言对小学编程课程进行开发,探索小学低段学生在编程语言的学习中接触并逐渐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本研究围绕两大问题展开:(1)用Swift编程语言进行小学低段学生的编程教学是否可行,Swift编程语言的众多学习模块中哪些适合小学低段学生学习,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情境设计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编程语言学习中的认知规律;(2)通过Swift编程语言的学习,小学低段学生能否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本研究以杭州市L学校小学低段学生为实践对象,采用行动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需求分析、内容分析和资源分析,采用L-P-L(Life-Programming-Life)教学策略和情境创设在小学低段学生中开...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小学编程教育现状
1.4.1 国外小学编程教育现状
1.4.2 国内小学编程教育现状
2 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编程语言
2.1.2 计算思维
2.1.3 STEM
2.1.4 L-P-L教学策略
2.2 课程开发
2.2.1 课程开发概念
2.2.2 课程开发原则
2.2.3 课程开发模式
2.2.4 课程开发流程
3 Swift编程课程开发前期分析
3.1 学生学情分析
3.1.1 学习者认知水平
3.1.2 学习者编程水平
3.2 实践学校资源分析
3.2.1 人文资源
3.2.2 硬件资源
3.2.3 软件资源
3.2.4 经费资源
3.3 Swift编程语言分析
3.3.1 Swift编程语言
3.3.2 Swift编程平台
4 Swift编程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4.1 教学目标确定
4.1.1 《指导纲要》目标要求
4.1.2 教材教学目标要求
4.1.3 教学目标确定
4.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4.2.1 教材知识模块及内容
4.2.2 课程教学内容选择
4.2.3 教学策略和情境设计思路
4.3 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4.3.1 “命令”单元
4.3.2 “函数”单元
4.3.3 “For循环”单元
4.4 课程教学评价
4.4.1 计算思维评价模型
4.4.2 计算思维评价方法
4.4.3 学生计算思维评量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组公约
附录二 :课程大纲
附录三 :教学设计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11265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小学编程教育现状
1.4.1 国外小学编程教育现状
1.4.2 国内小学编程教育现状
2 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编程语言
2.1.2 计算思维
2.1.3 STEM
2.1.4 L-P-L教学策略
2.2 课程开发
2.2.1 课程开发概念
2.2.2 课程开发原则
2.2.3 课程开发模式
2.2.4 课程开发流程
3 Swift编程课程开发前期分析
3.1 学生学情分析
3.1.1 学习者认知水平
3.1.2 学习者编程水平
3.2 实践学校资源分析
3.2.1 人文资源
3.2.2 硬件资源
3.2.3 软件资源
3.2.4 经费资源
3.3 Swift编程语言分析
3.3.1 Swift编程语言
3.3.2 Swift编程平台
4 Swift编程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4.1 教学目标确定
4.1.1 《指导纲要》目标要求
4.1.2 教材教学目标要求
4.1.3 教学目标确定
4.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4.2.1 教材知识模块及内容
4.2.2 课程教学内容选择
4.2.3 教学策略和情境设计思路
4.3 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4.3.1 “命令”单元
4.3.2 “函数”单元
4.3.3 “For循环”单元
4.4 课程教学评价
4.4.1 计算思维评价模型
4.4.2 计算思维评价方法
4.4.3 学生计算思维评量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组公约
附录二 :课程大纲
附录三 :教学设计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11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1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