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探究——以小学一到三年级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为例

发布时间:2024-07-06 13:25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汇集着中华民族最精华的文化沉淀和精神瑰宝。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对于平衡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和谐社会、鼓励人心向上向善等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被提升到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2017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语文课程作为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于此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涉世未深,认知能力有限,模仿力强,正处于身心发展相对“白板”的时期,此时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终身发展意义。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教育部组织编定的语文教科书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使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依托和有力抓手。本文试图从小学低年级统编版语文教科书课文分析入手,探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内容、成效、不足及对策。具体而言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一是“为什么融入...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由来
    (二)研究综述
        1.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已有研究成果
        2.现有研究的局限与启示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1.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战略需求
        2.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亟待加强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可能性
        1.符合语文课程性质:文化教育具备先天优势
        2.提供语文课程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
        3.具有课程实施环境:为传统文化教育搭建平台
        4.满足课程评价诉求:顺应传统文化教育趋势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1.亲近自然
        2.爱护自然
        3.探索自然
    (二)社会关爱教育内容
        1.热爱祖国
        2.孝悌仁爱
        3.诚信礼让
    (三)人格修养教育内容
        1.勤俭爱物
        2.机智好学
        3.坚韧豁达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成效与不足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查情况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与不足
        1.爱护自然类课文丰富有趣
        2.探索自然教育户外拓展少
    (三)社会关爱教育的成效与不足
        1.家国仁爱教育符合时代特点
        2.诚信礼让教育与生活联系不够
    (四)人格修养教育的成效与不足
        1.勤俭爱物美德教育针对性强
        2.学习和生活态度引导方式单一
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课程的对策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落实对策
        1.开展户外观察活动,培养自然探索精神
        2.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浸润生态文明理念
    (二)社会关爱教育的培养策略
        1.树立诚信礼让榜样,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给予学生想象空间,内化社会人文精神
    (三)人格修养教育的引导方式
        1.学习和生活相联系,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体认感悟,渗透人格修养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02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4002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