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性别角色与教学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0 23:28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角色是我们每个人通过总结自身成长经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处理问题的特定模式。性别角色则是在原有性别的基础上,受到环境和生活影响的品质行为特征。性别角色主要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男性化性别角色具有顽强、刚毅的特性,女性化性别角色具有柔弱、温和的特性,双性化性别角色具兼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点,未分化性别角色则两种特性均不明显。不同性别角色的人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问题方式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性别角色各具优势,没有好坏之分。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的教学特点,不会随着教学内容和授课人群而改变,但会受到教育情况、个性特点等影响,研究将教学风格分为局部型、整体型、激进型、保守型、评价立法型、评判型和执行型7种类型。本研究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性别角色的小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因为不同性别角色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没有好坏之分,通过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本研究是以济宁市某小学作为研究场所,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和教师教学风格量表(TSTI)对在校任教的69名教师...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缘起
1.1 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性别角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性别角色
2.1.2 三种心理特质: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2.2.1 性别角色的理论基础
2.2.2 性别角色类型的理论模型
2.2.3 性别角色类型相关研究
第3章 教学风格相关的研究综述
3.1 国内关于教学风格的研究
3.2 国外关于教学风格的研究
第4章 核心概念说明
4.1 小学教师
4.2 性别角色
4.3 教学风格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过程
5.3.1 问卷选取
5.3.2 调查和取样
5.3.3 数据录入与处理
5.4 研究方法和工具
5.4.1 问卷调查法
5.4.2 数理统计方法
第6章 分析和讨论
6.1 研究样本的描述统计
6.2 性别角色类型在小学教师中的分布状况
6.3 性别角色类型在小学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分布的差异检验
6.3.1 不同性别的教师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特点
6.3.2 不同教龄的教师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特点
6.3.3 不同职称的教师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特点
6.3.4 不同任教学科的教师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特点
6.3.5 不同群体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所占比例的差异
6.3.6 小结
6.4 小学教师的双性化人格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6.4.1 小学教师教学风格总体特征
6.4.2 中小学教师的双性化人格对其教学风格的影响
第7章 研究结论
第8章 针对性别角色和教学风格差异对今后小学教师发展的建议
8.1 教师个人发展建议
8.1.1 了解自身性别角色,提高角色认同感
8.1.2 体验工作价值,提高职业认同感
8.1.3 加深教育理解,形成教育理念
8.1.4 掌握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
8.1.5 转向自我,推动创新意识和创造动力
8.2 给小学学校方面的建议
8.2.1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校园
8.2.2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第9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39151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缘起
1.1 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性别角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性别角色
2.1.2 三种心理特质: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2.2.1 性别角色的理论基础
2.2.2 性别角色类型的理论模型
2.2.3 性别角色类型相关研究
第3章 教学风格相关的研究综述
3.1 国内关于教学风格的研究
3.2 国外关于教学风格的研究
第4章 核心概念说明
4.1 小学教师
4.2 性别角色
4.3 教学风格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过程
5.3.1 问卷选取
5.3.2 调查和取样
5.3.3 数据录入与处理
5.4 研究方法和工具
5.4.1 问卷调查法
5.4.2 数理统计方法
第6章 分析和讨论
6.1 研究样本的描述统计
6.2 性别角色类型在小学教师中的分布状况
6.3 性别角色类型在小学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分布的差异检验
6.3.1 不同性别的教师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特点
6.3.2 不同教龄的教师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特点
6.3.3 不同职称的教师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特点
6.3.4 不同任教学科的教师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特点
6.3.5 不同群体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所占比例的差异
6.3.6 小结
6.4 小学教师的双性化人格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6.4.1 小学教师教学风格总体特征
6.4.2 中小学教师的双性化人格对其教学风格的影响
第7章 研究结论
第8章 针对性别角色和教学风格差异对今后小学教师发展的建议
8.1 教师个人发展建议
8.1.1 了解自身性别角色,提高角色认同感
8.1.2 体验工作价值,提高职业认同感
8.1.3 加深教育理解,形成教育理念
8.1.4 掌握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水平
8.1.5 转向自我,推动创新意识和创造动力
8.2 给小学学校方面的建议
8.2.1 以人为本,建立和谐校园
8.2.2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第9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39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403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