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后感模板的设计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后感模板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目前的中小学,作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写作文代表一个人开始要表达自己。然而在小学作文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阅读与写作脱离是小学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阅读与写作脱离的策略之一就是写读后感,读后感也是学生表达真正的自己一种形式。所以学会写读后感对学生来说,无论在阅读、表达还是写作都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学生大多喜欢阅读但是很少写读后感,也很少与别人交流自己阅读过的书籍。经过文献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学生在平时写读后感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在叙述故事的时候详略不得当,故事叙述过长而自己的感悟过少,不知道如何寻找感点,不知道怎样联系实际等,然而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查阅以往对于写作对策的研究,发现很多研究者使用技术工具例如概念图、思维导图、清单等来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所以,针对在读后感习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研究者尝试设计读后感模板作为学生的支架,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笔者通过对与小学阅读、写作、读后感等相关的文献的研究,了解了读后感习作中大致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最近发展区以及支架式教学设计了读后感模板。其次,笔者以孝感市体育路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及四一班同学为研究对象,使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读后感习作的讲授、学生作品的收集以及教师、学生的调查和访谈来了解学生目前的状况,设计教学、合理使用模板,解决读后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通过使用模板,学生在多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而且前后差异显著。模板为学生提供了支架,学生对写读后感也有了很大的兴趣,模板的设计给老师的高效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可能是在学生语言表达本身有一定的欠缺,需要在以后多阅读,多习作。也有可能是,多次让学生写同一篇童话的读后感,最后导致一定的厌烦等。
【关键词】:读后感 模板 设计 支架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读后感习作前期调查12-16
- 1.3 研究综述16-20
- 1.3.1 小学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方法16-18
- 1.3.2 技术与写作相结合的研究现状18-19
- 1.3.3 小学语文读后感的教学现状19-20
- 1.3.4 小结20
- 1.4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20-21
- 1.4.1 研究内容20
- 1.4.2 研究方法20-21
- 1.4.3 研究遵循伦理道德21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21-23
- 1.5.1 模板21
- 1.5.2 读后感习作21-23
- 2 模板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23-25
- 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3
- 2.2 最近发展区23-24
- 2.3 支架式教学理论24-25
- 3 小学语文读后感模板设计25-33
- 3.1 读后感模板设计25-30
- 3.1.1 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读后感模板25-27
- 3.1.2 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读后感模板27-29
- 3.1.3 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读后感模板29-30
- 3.2 读后感模板习作教学实践设计30-33
- 4 模板在小学读后感习作中的应用33-60
- 4.1 传统读后感教学33-41
- 4.1.1 读后感习作教学访谈33-34
- 4.1.2 传统读后感教学设计与实施34-37
- 4.1.3 数据收集与分析37-41
- 4.2 两轮教学实施及反思41-60
- 4.2.1 第一轮读后感教学设计及实施41-44
- 4.2.2 第一轮教学数据收集与分析44-49
- 4.2.3 第一轮研究反思与总结49-50
- 4.2.4 第二轮读后感教学设计及实施50-52
- 4.2.5 第二轮教学数据收集与分析52-58
- 4.2.6 第二轮研究反思与总结58-60
- 5 讨论与总结60-62
- 5.1 读后感模板在小学读后感习作教学中的作用60-61
- 5.1.1 读后感模板对学生习作的作用60
- 5.1.2 读后感模板对教师的作用60-61
- 5.2 读后感模板应用于小学读后感习作的建议61
- 5.3 研究不足61-62
- 参考文献62-64
- 附录64-71
- 附录1:课前调查问卷64-65
- 附录2:一轮教学实践前调查问卷65-66
- 附录3:二轮教学实践后调查问卷66-67
- 附录4:读后感教学访谈67-68
- 附录5:一轮教学实践前访谈68-69
- 附录6:一轮教学实践访谈69-70
- 附录7:二轮教学实践访谈70-71
- 致谢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郁金祥;在Excel中制作分数录入与分析模板[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丁新军;吴士兵;佟伟;;如何预防剪力墙模板涨模[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11期
3 刘长国;;基于模板导学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12期
4 姚杰;;如何用AutoCAD创建制图试卷模板[J];职业;2007年17期
5 魏明祥;;金安桥电站大型牛腿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设计及施工[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S1期
6 郭业青,蔡祖光;单片机系统中的开关量模板设计[J];机械职业教育;2005年02期
7 何朝明;陈黎丽;王强;;面向零件模板和骨架的快速设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夏春华;;漏模板制造和使用浅析[A];2008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钱昀;金睿;成钢彪;吕步逸;卓新;;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模板及支撑体系的优化设计[A];施工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3 肖强;;适合钢铁企业EMS的WonderWare平台模板设计[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冯孝生;;MJY整体下移模板的应用与改进[A];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2年
5 于淼;;MJY整体下移模板设计探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6 韩依楠;;板级装配中锡珠缺陷工艺技术研究[A];2007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汪洋;汪洁;;洛界高速公路内埠立交桥连续箱梁外模设计[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杨根林;;焊锡膏特性和模板工艺对稳定印刷品质的要因解析[A];2014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方琴;基于助教模板的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悦;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外科手术模板设计软件关键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文淄博;注吹机模板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4 宗莹莹;小学语文读后感模板的设计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雅颖;带角度显示的可调人体模板设计[D];南昌大学;2014年
6 靳峰雷;螺杆分配机头宽幅模板的变形研究及计算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7 赵巍;基于力学模型的个性化牙种植导向模板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梁金龙;个体化髋关节导航模板的设计及其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9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69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