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00:52

  本文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行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变教为学 小学数学 学习活动设计 行动研究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伴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例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合作探究能力欠缺等等。另外,现实课堂中教师过分追求知识目标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也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思。“变教为学”的教育改革理念就是在这些问题的背景下提倡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有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每个学生都受到关注”。这些理念都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本研究试图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变教为学的教育改革方式,探索小学数学变教为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策略,进而为解决小学数学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新的途径。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理论准备阶段。在本阶段中,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归纳现实小学数学课堂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总结变教为学课堂的内涵、教师观、学生观、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设计和课堂组织形式及相关理论基础,为后期的研究做准备。第二,行动研究阶段。行动研究的阶段,被试选取为乌鲁木齐市某小学三年级一班全体师生,研究遵循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辅以观察、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变教为学课堂的实施效果与策略;同时,选取《认识周长》和《比较分数的大小》两节课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的深入探讨与分析。第三,总结阶段。通过对变教为学行动的过程分析、对被试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对听课教师的访谈分析,肯定变教为学课堂对学生的积极正面效果,同时发现变教为学课堂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教师能力转向、定位转向等等。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变教为学 小学数学 学习活动设计 行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3
  • 1.1 研究背景8
  • 1.1.1 现实背景8
  • 1.1.2 行知疑问8
  • 1.2 研究现状8-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研究工具12-13
  • 1.3.3 研究对象13
  • 2 研究理论基础13-18
  • 2.1 变教为学的概念界定13-15
  • 2.1.1 变教为学内涵概念13-14
  • 2.1.2 变教为学外延概念14-15
  • 2.2 行动研究15-16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6-17
  • 2.4 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17
  • 2.5 新课改的研究方向17-18
  • 3 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学习活动设计18-19
  • 3.1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分析18
  • 3.2 变教为学的学习活动设计18-19
  • 4 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行动19-31
  • 4.1 行动研究方案设计19-20
  • 4.2 第一轮行动20-28
  • 4.2.1 计划20-25
  • 4.2.2 行动25
  • 4.2.3 观察25-26
  • 4.2.4 反思26-28
  • 4.3 第二轮行动28-31
  • 4.3.1 计划28-29
  • 4.3.2 行动29-30
  • 4.3.3 观察30-31
  • 4.3.4 反思31
  • 5 行动研究效果评价31-37
  • 5.1 行动研究过程分析31-32
  • 5.1.1 主要方法31-32
  • 5.1.2 过程反思32
  • 5.2 变教为学课堂效果评价32-37
  • 5.2.1 效果评价32-34
  • 5.2.2 学生评价34-35
  • 5.2.3 教师评价35-37
  • 6 研究结论37-39
  • 6.1 变教为学课堂组织策略37-38
  • 6.1.1 学习活动记录单37-38
  • 6.1.2 生生交流38
  • 6.1.3 课堂主持人38
  • 6.2 对变教为学课堂的几点思考38-39
  • 6.2.1 关于教师38-39
  • 6.2.2 关于学校39
  • 7 研究反思与展望39-41
  • 7.1 研究不足39-40
  • 7.2 未来的研究方向40-41
  • 附录一41
  • 附录二41-42
  • 附录三42-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映珊;;关于行动研究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09期

2 汪霞;课程行动研究:理念、基础和需要[J];教育科学;2001年03期

3 张天宝,王攀峰;论教育的行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6期

4 施长君,金玉梅,刘智英;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链接——行动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刘良华;;行动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04期

6 鞠玉翠;行动研究何以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7期

7 赵霞;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吴焕庆;;行动研究究竟给教师带来了什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11期

9 张红霞;教育“行动研究”的原理及其应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田凤俊;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概述[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智;;行动研究改善康复护理内涵[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钱音;;也说实践性智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朱志权;;行动研究:让花一样的面庞绽放花一般的微笑[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5 连茂廷;房元霞;;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严霞;;诗意地言说课程行动研究——初探行动研究话语的表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林颖;吴鼎铭;;网络集体行动研究的多元逻辑与范式变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8 祝卓宏;高文斌;陈祉妍;刘泽文;高晶;;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方案的行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丹豫晋;刘映海;苏连勇;;3例初中生网络成瘾体育干预行动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洪敏;;广平一中“新课堂教学团队亮点展示”案例分析报告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学习途径的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课题成果展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齐林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 郑新蓉 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教师 房彦红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国际部 张福勤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韩淑萍;在行动研究中获得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武穴市梅川中学 刘平选 蔡中平 张健;开展行动研究 提高复习水平[N];黄冈日报;2014年

3 肖 川 胡德维;把校本行动研究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裴娣娜;教师如何研究课程改革[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王玉兵;山东高密:行动研究改变低效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青岛开发区一中 赵秀琴;行动研究——教师自我发展的新途径[N];学知报;2010年

7 李原付;行动研究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N];黔西南日报;2010年

8 理查德·萨格;释放反思性实践的魔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刘良华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一线教师,,做个教育的草根研究者[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谭清;建构主义视野下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堂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背诵式语言输入对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行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2 阮芳;问题导学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行动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3 杨新星;对比修辞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4 尹慧珍;提高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早期活动依从性的行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钟丹;重拾专业信任—一个社工的行动研究历程[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6 杨周健;改善师生关系的行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婉丽;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冷天存;使用导学案促进高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衔接的行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艺丹;学龄前儿童汉语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10 胡月;学龄前儿童阅读流畅教学的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0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810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a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