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舜帝孝教育的成因、内涵及其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09 17:31

  本文关键词:舜帝孝教育的成因、内涵及其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舜帝 孝教育 道德教育 源头


【摘要】:在运城这块民殷地沃、人杰地灵的区域,孕育有舜帝这样一位伟大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始祖。从传统文化的两大核心来看,舜既是美德的第一楷模,也是施行教化的第一人;从中国传统教育的两大特性上讲,舜不仅是道德教育的最早发起者,而且首开教育政治化的先河。舜躬耕孝德的教化实践,开启了中华文化道德教化的崭新时代;舜以德治国的政治实践,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将道德与政治相结合的本质特征,以及教育发展史“伦理政治”的主流路径。 舜帝所开创的孝教育,其“诚、孝、中、仁”的核心价值观念,与由个人到家再到国的治国体系一脉相通,即从“诚”以修身到“孝”以齐家,到“中”以治国再到最终的“仁”以平天下,构成了舜帝孝教育的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链条,是后世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想的思想源头,为其具体的实践路径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思想的三条宝贵的实践路径,即推行“五典之教”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勤劳守信、互帮互助的社会道德教育,以及勤政爱民、选贤任能的国家政治教育,开创了代表中华民族的一个以德治国的崭新时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根脉,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教育资产,其所包含的“以孝为本”、“诚信至上”等道德准则,,对于我们现在的道德乱象与道德困境,提供了有益的解决思路。舜帝开创的孝教育,具有几大典型特征,即发端性,垂范性,普遍性,主动性。舜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面的领军人物,开创了中国传统孝教育的先河,也是躬行孝悌、以身作则的榜样,更是教育伦理化与教育政治化的终身践履者和推行者;其孝教育思想是一种孜孜向德、自发为德、自觉偿善的主动行为,具有亘古留存、历久弥新的文化与教育传承的普遍意义。 舜的孝教育,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宝贵源头,对于教导人们孝亲尊祖、传承道德文化以及施行孝教育,都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解决运城的道德困境有现实意义,更在于对我们现如今这个极力倡德行、重伦理,但又充斥着道德乱象的整个国度,有着非同寻常的匡救价值。
【关键词】:舜帝 孝教育 道德教育 源头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4
  • 1.1 概念界定10
  • 1.2 选题缘由10
  • 1.3 研究现状10-11
  • 1.4 研究目的11
  • 1.5 研究意义11-12
  • 1.6 研究思路12-14
  • 2 课题的确立——舜帝是中国传统孝教育的鼻祖14-24
  • 2.1 舜帝——中国传统文化两大核心的奠基者14-19
  • 2.1.1 舜帝——最早的道德说教者14-15
  • 2.1.2 舜帝——最早的教化确立者15-19
  • 2.2 舜帝——中国传统教育两大特性的肇始人19-24
  • 2.2.1 舜帝——教育伦理化之第一制定者19-21
  • 2.2.2 舜帝——教育政治化之第一倡行者21-24
  • 3 舜帝孝教育的成因及内涵24-40
  • 3.1 舜帝孝教育的成因24-27
  • 3.1.1 自然成因24-25
  • 3.1.2 文化成因25-26
  • 3.1.3 河东地域成因26-27
  • 3.2 舜帝孝教育的内涵27-40
  • 3.2.1 逻辑起点——基于血缘的“孝”27-33
  • 3.2.2 核心基础——家庭道德教育33-34
  • 3.2.3 社会扩展——社会道德教育34-35
  • 3.2.4 有效落实——国家政治教育35-40
  • 4 舜帝孝教育的特征40-46
  • 4.1 发端性40-41
  • 4.2 垂范性41-42
  • 4.3 普遍性42-43
  • 4.3.1 横向42
  • 4.3.2 纵向42-43
  • 4.4 主动性43-46
  • 4.4.1 孜孜向德43-44
  • 4.4.2 自发为德44
  • 4.4.3 自觉倡善44-46
  • 5 结论46-48
  • 5.1 理论上:舜奠定了文化核心与教育特性的基础46
  • 5.2 实践上:舜的孝教育奠定了几千年乃至当代道德现实的基础46-48
  • 致谢48-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贤秋;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J];船山学刊;2004年03期

2 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3期

3 张燕红;;试论孝教育的价值与实施途径[J];中国德育;2006年02期

4 周甲辰;;舜帝廉政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杨涛;曾长秋;;补缺与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德育功能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6 林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德育资源研究[J];高教探索;2013年04期

7 巫瑞书;;舜帝传说与道德文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陈华仔;;古代教育伦理思想探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02期

9 陈泳超;;西王母与舜帝的传说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邓育武;;湖南省舜文化旅游资源研究[J];市场论坛;2007年12期



本文编号:1001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01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