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心理辅导活动课对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9:34

  本文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对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新生 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辅导活动课


【摘要】: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状态,而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高职学生作为一种技术型人才,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抑郁等。有研究证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常模。这就要求高校老师能积极而又正确的进行引导和教学。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用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种模式,其中心理咨询是针对已经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是普及心理学知识达到预防的作用。但是经过调查发现,这种为了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以改变认知为主的传统心理健康上课模式得不到同学们的喜欢。这就要求高校探索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在湖南某职院大一年级选出两个班,经过筛选后,每个班35名同学参与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为期三个半个月的课程,共14次。实验组进行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对照组进行以改变认知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较两种上课模式的效果。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同质性检验,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数为依据,检验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否能有效提高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比以改变认知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有效,是否具有长远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组后测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前测。在性心理障碍和强迫两个因子上,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其他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2、实验组后测在心理健康的十二个因子上都达到了显著,而对照组在十二个因子上差异都不显著。3、经过三个半月的课程后,实验组后测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前测。两个月后,追踪后测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后测无显著差异。总之,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能提高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辅导活动课比以改变认知为主的传统心理健康课程更有效,其对高职新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可以达到较好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关键词】:高职新生 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辅导活动课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1 文献综述13-23
  • 1.1 心理健康相关理论13-16
  • 1.1.1 心理健康概念和标准13
  • 1.1.2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13-14
  • 1.1.3 心理健康理论模型14-16
  • 1.2 高职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16-18
  • 1.2.1 高职学生心理现状16
  • 1.2.2 高职学生心理干预模式16-18
  • 1.3 关于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的探讨18-23
  • 1.3.1 理论基础18-19
  • 1.3.2 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课的特点19-20
  • 1.3.3 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课的教学模式20
  • 1.3.4 班级心理活动课设计步骤20-21
  • 1.3.5 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课的优势21-23
  • 2 问题提出与假设23-26
  • 2.1 当前研究现状评述23-24
  • 2.1.1 团体辅导与心理健康23-24
  • 2.2 过往研究不足24-25
  • 2.3 研究假设25
  • 2.4 研究意义25-26
  • 3 研究方法26-32
  • 3.1 研究对象26
  • 3.2 研究工具26-27
  • 3.3 实验设计27
  • 3.4 实验准备27-31
  • 3.4.1 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设计依据27
  • 3.4.2 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与完成27-31
  • 3.5 辅导效果评估工具31
  • 3.6 数据处理31-32
  • 4 结果分析32-43
  • 4.1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定量分析32-37
  • 4.1.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测上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比较32-33
  • 4.1.2 实验组在前、后测上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比较33
  • 4.1.3 对照组在前、后测上的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比较33-34
  • 4.1.4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后测上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比较34-35
  • 4.1.5 实验组后测与追踪后测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比较35-36
  • 4.1.6 实验组前测与追踪后测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比较36-37
  • 4.2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定性分析37-43
  • 4.2.1 班级成员对团体活动效果评价37-39
  • 4.2.1.1 实验组反馈37-38
  • 4.2.1.2 对照组反馈38-39
  • 4.2.2 单元反馈自评表39-40
  • 4.2.2.1 实验组反馈39
  • 4.2.2.2 对照组反馈39-40
  • 4.2.3 学生对课程的感受40-41
  • 4.2.3.1 实验组反馈40-41
  • 4.2.3.2 对照组反馈41
  • 4.2.4 老师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评价41
  • 4.2.5 领导者对课程的评价41-43
  • 5 讨论43-50
  • 5.1 运用心理辅导活动课提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分析43-44
  • 5.2 与传统课程相比,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有效性分析44-45
  • 5.2.1 两种课程在客观上的对比分析44-45
  • 5.2.2 两种课程在主观上的对比分析45
  • 5.3 影响班级成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分析45-47
  • 5.4 心理辅导活动课在高校实施的可行性分析47-48
  • 5.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48
  • 5.6 本研究的不足48-50
  • 6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66
  • 后记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中,姚小蓉;师范专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杨仲夏,韩丁;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

3 祁新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陈利虎,马洪涛;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减负”[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林增学;心理健康结构维度的研究概述及理论构想[J];社会科学家;2000年06期

6 翟安平,张懿红;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社科纵横;2000年01期

7 张亚东,刘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0期

8 王丽芹,陈凤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刘晓仙;谈高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10 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文建;;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2 黄怀宁;;制定心理健康的可操作标准突破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瓶颈[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宋振韶;;高校教师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郭辉;李蔓荻;祖娜;;加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探索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朱晓红;;改善列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的对策与措施[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8 汪向东;;地震后受灾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郑莉君;韩蔓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郑莉君;;维护心理健康迎接21世纪的到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婷;心理健康辅导员呼之欲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严建雯 金一波;心理健康教育:让健康人更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郑家艳 实习生 孔敏;关注孩子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4 柳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重庆日报;2004年

5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任伟;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俞文智;心理健康教育初探[N];楚雄日报(汉);2005年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郭念锋;你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科技报;2000年

10 晓刘;老师,,您的心理健康吗?[N];大众卫生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文s

本文编号:1032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32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a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