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初中物理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7:45

  本文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 微课程 设计与应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在学习、工作及生活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在教育领域,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集“短小精悍”等特点于一身的“微课程”正在蓬勃发展,因其针对性强、便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等特点,给传统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微课程带来的多元感官刺激,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区域优化和均衡发展。为此,本研究立足于一线教学实际,试图从微课程的设计和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着手,解决大班教学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概念原理类知识抽象难以理解、物理实验教学功能弱化,制约学生探究思维发展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学生针对性自学时资源缺失等问题。本文从微课程定义、设计开发及应用微课程开展教学实践这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学习认知等理论,通过微课程设计开发应用实践,探索微课程设计开发中的注意事项及原则,分析总结出微课程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学效果及教学建议。首先,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微课程及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并系统阐述了微课程设计应用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案例研究法,对国内已有微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和提炼,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就初中物理力学具体知识点设计开发微课程案例。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微课程设计开发经历“选题→设计→制作”三大步骤及注意事项,同时提出初中物理微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中心”,创建学习情境时考虑“情境切身性”,注重体现“内容趣味性”和“思维启发性”,同时还应实现学习者“感官多元化”五大原则,为初中物理微课程的设计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接着,以“弹力”和“牛顿第一定律”两节内容为例,设计开展微课程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方法对微课程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出微课程在教学中的优势: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教师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两次微课程教学应用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情况的优劣,提出改善微课程教学的四点建议。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局限和后续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7;G4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凤池;;如何适应初中物理新教材[J];河南教育;2006年10期

2 陈林海;;初中物理直观经验认识误区[J];第二课堂;2006年12期

3 汤强红;;学会原创初中物理试题[J];物理教师;2006年12期

4 王李新;;初中物理“探究活动”的几个误区[J];考试周刊;2007年08期

5 文华斌;;初中物理的深入浅出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年05期

6 沈明全;;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08年21期

7 焦爱华;景奉勇;;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08年Z1期

8 焦爱华;景奉勇;;如何使用初中物理新教材[J];新课程(中学版);2008年Z1期

9 李春密;;初中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年08期

10 徐德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教学如何适应新教材[J];考试周刊;2008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微;;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2 丁春雨;;初中物理课预习的局限性与方法[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0-2001)[C];2002年

3 符琴;;初中物理注重过程的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4 檀守业;;在新课标引领下对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5 黄吉豪;;解初中物理电路图的教学探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6 马汝辉;;提高初中物理群体成绩的探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周建林;;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洪池;;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第三节《电路的串联和并联》[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9 刘宇;;把握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10 高吉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常熟市孝友中学 杨红霞;浅谈初中物理中的“多次测量”问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凉州区河东中学 廉锋;初中物理四段复习法[N];武威日报;2009年

3 吉林省梨树县第四中学 郭宝华;浅谈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科学方法[N];学知报;2010年

4 安塞县王家湾中心学校 张智勇;浅议怎样学好初中物理[N];延安日报;2011年

5 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 陈海军;如何培养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N];学知报;2011年

6 张建春;如何出好一份初中物理试卷[N];伊犁日报(汉);2011年

7 盘县石桥中学 王吉成;物理教学要有趣味性[N];贵州民族报;2010年

8 龙感湖中学 严诚斌 周海波;如何有效引导学困生学好初中物理[N];黄冈日报;2010年

9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民族中学 周正芬;试论初中物理问答题的教法[N];学知报;2011年

10 邗江区美琪学校 陈鹏生;初中物理常用研究方法及考点分析[N];扬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烨伟;初中物理网络学习空间模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运保;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玲;构建初中物理和谐课堂的初步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旭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赵智凯;初中物理特长生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群;淮南市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调查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5 蒋雪梅;广安区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璐;虚拟仿真实验室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月;上海初中物理新老教材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陆学平;重庆民族贫困县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坤;我国初中物理核心概念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周小强;C区初中物理实验中小组合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7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307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