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毕业生前瞻性人格应对效能与就业压力关系

发布时间:2018-02-16 14:04

  本文关键词: 大学生 前瞻性人格 应对效能 就业压力 中介效应 出处:《中国公共卫生》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毕业生前瞻性人格、应对效能与就业压力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11—12月使用前瞻性人格量表、大学生应对效能问卷和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并采取方便取样对所抽取的31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在是否担任班干部的经历和专业性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生源地和独生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前瞻性人格与应对效能呈正相关(r=0.65,P0.01);前瞻性人格与就业压力呈负相关(r=-0.18,P0.05);应对效能与就业压力呈负相关(r=-0.38,P0.01);结构方程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较好(χ2/df=3.14,RMESA=0.08,CFI=0.93,TLI=0.89,IFI=0.91),前瞻性人格对就业压力的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完全通过应对效能影响就业压力(P0.05),中介效应为-0.284(P0.01)。结论应对效能在大学生毕业生前瞻性人格与就业压力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pective personality coping efficacy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among college graduates.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questionnaire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tress questionnaire and a convenient sample was taken to investigate 310 college graduates. Results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llege graduates was the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nature of whether they were class cadres or no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while in sex,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ource land and the single species,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rospective personality and coping efficacy; prospective personalit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ployment stress; coping efficac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ployment pressure; coping efficac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ployment pressure; fitting index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better (蠂 2 / df3.14RMESA0.08CFI0.93TLI0.8IFI0.91); prospective personality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employment pressure (蠂 ~ 2 / df3.14RMESA0.08CFI0.93TLI0.89IFI0.91); prospective personality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employment pressure (蠂 ~ 2 / df3.14RMESA0.08CFI0.93TLI0.91); prospective personality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employment pressure. The direct effec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but was completely influenced by coping efficiency. The intermediate effect was -0.284% P 0.01.Conclusion coping efficacy ha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effect between prospective personality and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llege graduates.
【作者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30411)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本贤;吴宏刚;;大学生前瞻性人格结构探索与量表修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5期

2 戴斌荣;周健颖;金爽;;千名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11期

3 童辉杰;应对效能:问卷的编制及理论模型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5年03期

4 刘云;;前瞻性人格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心理安全气氛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冯缙;大学生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郭玉江;;优秀运动员应对效能、应对方式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曹晖;曹聘;王鹏;;教师教学效能、应对效能、职业枯竭关系的比较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尹丽娜;路海东;;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元认知问卷的编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韩磊;姜能志;王鹏;高峰强;;应对效能、工作压力与教师职业枯竭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6 李田伟;廖明英;;中学生交往控制感的理论构建及问卷编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翁洁;;用电影文本提高大学生挫折应对效能的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年04期

8 魏顺;顾建平;;组织内社会资本、前瞻性人格与员工沉默行为[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9 高峰强;王鹏;张文新;;高中阶段教师职业枯竭的多层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曹晖;曹聘;王鹏;;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教师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关系的比较研究[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亚平;;精神科护士SCL-90分析与应对措施[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晟;成年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郝志红;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模型与干预实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邵华;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年

5 张健东;管理者前瞻性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莉娜;保险人员前瞻性人格和工作挫折感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武向华;前瞻性人格与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绩效: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5 何秋菊;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志略;河南省优秀排球运动员运动心理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年

7 汪莹;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与心理干预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8 孟彩霞;毕业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自卑、应对效能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妍;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张志强;高中阶段教师职业枯竭的多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升,陶芳标;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2 王运彩;;大学师范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周东斌,罗嘉文,林伟英;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家庭关怀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周光礼;吴越;;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六十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7 颜农秋;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疏导[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07期

8 陈宇红;江光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朱鲲鹏;陈孔祥;;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安徽高校大学生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刘旬;;焦虑问题的理论研究状况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康文艳;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舒晓丽;大学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源、应付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韬;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冯缙;大学生前瞻性人格与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5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15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f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