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羞怯的类型及其特点
本文选题:羞怯 切入点:小学生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确定小学生羞怯的类型,以798名4~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小学生羞怯问卷进行施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出387名羞怯被试,接着进行二次聚类分析,以行为、认知、情绪、生理四个水平为分析变量,确定小学生羞怯的三种类型,分别命名为"认知型"、"情绪型"和"混合型"。三类型小学生表现特征不同,且存在年级和是否班干部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差异,表明羞怯的类型与个体特征有关,但与生活环境关系不大。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ypes of shyness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798 pupils in grade 4 and 6 were tested by self-designed shyness questionnaire, 387 shyness subjects were determined by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and then secondary cluste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ur levels of cognition, emotion and physiology were taken as the analysis variables to determine the three types of pupils' shyness, named "cognitive type", "emotional type" and "mixed type". 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grade and class cadres, bu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gender, family structure and family economic statu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types of shyness were related to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but not to living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2E116)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媛媛;姚本先;;大学生羞怯现状调查与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建环;;中小企业的学习型企业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李然;肖海雁;王伟;马存根;;医学院大学生烦恼与羞怯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3 陈英敏;高峰强;武云鹏;;Shyness:“害羞”还是“羞怯”?——基于概念与词源学的分析[J];心理科学;2013年02期
4 顾佳旎;孟慧;范津砚;;社会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及其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英敏;初中生羞怯的结构、特点及遗传与环境的影响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阮博;当前中国的政务失信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祁冬燕;不同羞怯水平儿童注意偏向特点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田晓峰;盘锦市寄宿制高中新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悦;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注意偏向特点的眼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燕珊;民意审判与司法公信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谭嵘;大学生害羞心理与环境适应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俊刚;小学生羞怯、自我概念与生活适应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伍育琦;大学生羞怯心理的调查研究[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2 宫瑞莹;王倩倩;;羞怯理论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施承孙,钱铭怡;羞耻和内疚的差异[J];心理学动态;1999年01期
4 钱铭怡,刘兴华,朱荣春;大学生羞耻感的现象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路德;;聚类分析在体育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1984年02期
2 ;聚类分析[J];教育科研情况交流;1984年05期
3 张福宝;聚类分析[J];统计研究;1986年01期
4 陈迪钊;怀化市太平溪21种水质监测对象的聚类分析[J];怀化师专学报;1991年02期
5 洪方明,贾志永,龙志和;对应聚类分析与政府投资领域的确定[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张玉晶;聚类分析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7 何国民,马良宏;一种新的R型聚类分析方法——复相关R型聚类分析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刘洁;聚类分析——让我们轻松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J];北京统计;2003年09期
9 罗姗;朱国会;;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鹏程;;甘肃各地区农产品的图论聚类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翠;;我国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对消费的制约[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均立;傅国华;;海南各县(市)经济实力的聚类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黄金;曹林峰;;南京服务业发展的聚类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肖静;杨泽峰;徐辰武;;微阵列表达谱监督聚类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陈国华;廖小莲;夏君;;证券投资分析的聚类分析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6 路爱峰;崔玉杰;;沪市电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聚类分析[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红卫;隗金水;;聚类分析评价与测量效度关系探讨[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8 牛东晓;乞建勋;;网络资源平衡问题的聚类分析优化遗传算法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邹晓玫;修春波;;基于聚类分析的犯罪率相关因素的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詹原瑞;彭书杰;李如一;;基于聚类分析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方法[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建萍;基于计算智能技术的聚类分析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成安;分布式环境下聚类分析新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杨旭杰;基于统计方法模型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李宝玲;王裕颐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眩晕证治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周韬;盐胁迫下胡杨的生理响应及miRNA表达动态变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文锴;聚类分析在古生物学和矿物学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9年
2 冯伟;聚类分析在金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邹家兴;基于混合多指标信息的聚类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4 曾玉钰;定性数据的聚类方法及其应用探析[D];厦门大学;2008年
5 杨磊;一种两总体聚类判别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张强;聚类分析理论在港口规模确定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陈艳伍;聚类分析模型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D];湖北大学;2013年
8 张中月;影响聚类分析方法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2年
9 孙冰心;基于谱系聚类分析的集装箱装箱方案优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李黎;基于聚类分析的负荷数据分类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本文编号:1564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6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