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注的教师:共景视角下教师的角色分析
本文选题:共景 切入点:教师角色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02期
【摘要】:以全景理论来看,教师凭借视觉实现了对于学生的控制。然而转换视角,就共景理论来分析,教师作为少数群体也一直受到来自学生和整个社会的注视。在学校中,学生通过关注教师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够发现教师行为的多种侧面。社会在定义教师的角色时,也使得教师成为了被众人关注的弱者。由于人作为视觉主体时,也同时是他人的视觉对象,因而学生与社会对于教师的关注也将影响教师的行为。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noramic theory, teachers have realized their control over students by means of vision. However, from the angle of view, teachers, as a minority group, have always been watched by students and the society as a whole.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eachers to adjust their behavior, students can find a variety of aspects of teachers' behavior. When society defines the role of teachers, it also makes teachers become the weak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visual object of others, so the attention of students and society to teachers will also affect the behavior of teacher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基金】: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优秀选题资助计划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崔岐恩;张晓霞;;网络媒体与教师污名化现象解析[J];传媒观察;2010年08期
2 班建武;;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程亮;;规范·专业·实践:当代教师伦理研究的三种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4 杨东平;;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5 周舒;;生产“看”的场域——一种对福柯的解读方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6 吴康宁;;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作为教师的“我”的困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光琳;;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惩罚及其避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韩德强;;禁止活体角膜移植的学理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王守恒;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汪昌华;;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胡艳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7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陈群;重要他人对幼师女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薛雯;“颓废”的美:城市的另一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王静;;工程力学课堂中师生心理因素[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4 易全勇;侯玉娜;;蚁族的生态特征及社会流动——兼对《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的述评[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徐佳;;技术意志初探[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谌安荣;;《学记》和谐教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白昊;;社会变迁中的教师角色透视[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焱焱;;试论德育中的教师权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田勇;;贫困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s,
本文编号:1658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65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