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条件、目标和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5 01:24

  本文选题:教育治理 切入点:管办评分离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07期


【摘要】:管办评分离是大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加快政府教育职能转变和迈向教育善治的必由之路。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实现条件是政府职能由"全能管理"向"有限管理"转变,教育行政由"过度集权"向"制度分权"转换,教育治理由"行政独大"向"合作共治"转型。教育管办评分离应围绕教育权力、教育治理、教育评价和教育服务等四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在教育管办评分离中政府是实施改革的"推手",社会参与和学校自主是推进改革的"抓手",主要治理策略包括合作共治、政府元治、行业管治、赋权代治、法人自治、上下联治。
[Abstract]:Management and grading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and is the only way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education function and to move towards good education governance.The conditions for the separation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a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from "omnipotent management" to "limited manage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rom "excessive centralization" to "institut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from "administrative dominance" to "co-administration".The goal design should focus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power, educational governanc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al service.In the EMO, the government is the "pushing hand"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school autonomy are the "grasping hands" to promote the reform. The main governance strategies include cooperation and co-governance, government meta-governance, industry governance, empowerment, and corporate autonomy.The upper and lower joint treatment.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级政府统筹下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路径与制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4JYB002) 江苏省教育厅委托课题“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042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许明,胡晓莺;当前西方国家教育市场化改革述评[J];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2 于水;查荣林;帖明;;元治理视域下政府治道逻辑与治理能力提升[J];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3 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4 谈松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管理学刊;2010年01期

5 宋官东;吴访非;;我国教育公共治理的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12期

6 王诗宗;;治理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出路[J];哲学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徐俊峰;;人事管理的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刘祖云;汪洋;;公共政府:综述、比较与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吴小建;;政府雇员制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胡美灵;;农民自治权探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6 蔡万涛;刘明池;佟瑞平;;参与式农业基地建设行动方案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7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刘雨辰;;赋权与公共部门的合法性风险及其规避——基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蒋满元;关于弹性化政府治理模式问题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青晨;费英秋;;公共关系与政府改革阻力的化解[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冲;洪中发;;服务型政府理念下公共政策的制定[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朱观艺;;行政文化的现代化探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3 刘惠贤;杨如龙;;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曾保根;;基本公共服务导入“顾客”理念的隐患及其超越[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陈家喜;;公民参与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何精华;;“科学有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政府作用的一个行政学解释[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7 周金玲;;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吴麟;;新闻媒体、公共决策与“协商民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李淳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行政学思考[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建堂;孙建铎;;统一网络架构,加强“纵横”整合,,实现安阳电子政务外网的“大一统”[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曹晗峰;跨学科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NPO途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董砚宝;我国城市公交民营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昊;市级税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8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9 任晓迪;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覃事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表达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希武;;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选择困境[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2 查尔斯·蓝伯;郁建兴;徐越倩;;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02期

3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4 丁冬汉;;从“元治理”理论视角构建服务型政府[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高连和,杨莉;高等教育公共产品性与市场化的均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褚宏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7 褚宏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学校制度[J];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8 滕世华;;公共治理理论及其引发的变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魏海苓;孙远雷;;论治理视野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连平;;教学目标设计应处理好的关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23期

2 束丽萍;;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及落实[J];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01期

3 刘俊平;孙泽文;;课程目标设计:依据、原则及其基本流程[J];教育与职业;2012年15期

4 胡有清;谈文科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J];江苏高教;1997年06期

5 索桂芳;;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年07期

6 尹瑶芳;;教学目标设计的两个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学;2005年12期

7 白改平;褚海峰;;目标设计步骤及其注意问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年Z2期

8 顾建元;;聚焦教学目标的设计[J];中学物理;2010年14期

9 傅万旭;徐仲书;;对技能目标设计中百分比问题的思考[J];体育教学;2012年05期

10 陈彦许;王培荣;;论高职院校课程目标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国旗;;以村庄整建为突破口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暨省农经学会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英山县温泉镇小学 徐桂芹;新课程下的活动目标设计[N];黄冈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冯晓伟;目标设计平台诞生 可编程技术势在必行[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山东省巨野县第二中学 乔素梅;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N];学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辛欣;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勤;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误区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佳;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认知发展的行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林玲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瑶;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12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12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0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