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课程基点融合:课程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基于西方课程史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13 22:25

  本文选题:课程领域 + 课程基点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在西方课程领域,先后出现了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结构课程论和人本课程论这四种课程理论。有些课程理论是以学科为基点的,有些课程理论是以学生为基点的。从西方课程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理论始终在学科和学生这两个基点上来回摆动。但是,这种摆动不仅呈现出一种波浪形向前发展的轨迹,而且凸现出课程理论上的一种心理学趋向。在某种意义上,课程基点融合是课程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
[Abstract]:In the western curriculum field, there are four curriculum theories: subject curriculum theory, activity curriculum theory, structural curriculum theory and humanism curriculum theory.Some curriculum theories are based on the subject and some are based on the students.From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urriculum, it is clear that the theory of curriculum has always swung back and forth on the basis points of subject and student.However, this kind of swing not only presents a wavy trajectory, but also highlights a psychological trend in curriculum theory.In a sens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asic points of the curriculum is Goldbach's conjecture in the field of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刘怀光;李琳;;流行文化影响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道德后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尹小敏;;对话理论视野下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构建原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杨志民;席莉;宋旭;;影响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于凤花;李明;;人本主义关于孤独感的理论探讨[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贾艳飞;孔令龙;;城市社区生活廊道构建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妍;;基于农民行为心理的村庄规划设计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海霞;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暮晓;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大飞;大连金石滩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玛丽安·曼宁;格雷·曼宁;令狐昌毅;;学校对儿童的冲击(下)[J];师范教育;1985年12期

2 黄启后;;“人本”、“和谐”思想在课程领域的与时俱进[J];孔学研究;2006年00期

3 熊燕;科学探究——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年04期

4 高向斌;高媛;;学校是否应该为所有学生提供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课程——简评美国课程领域的争鸣[J];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11期

5 徐雪刚;;培养一种不确定的思维方式——浅谈小学“统计与概率”课程领域的理念要点及教学思考[J];学周刊;2012年01期

6 姜晶;;课程领域理实一体教学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年06期

7 钟启泉;安桂清;;课程灵性与人格建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1期

8 姚林群;郭元祥;;中小学学业质量标准的理论思考[J];现代教学;2012年06期

9 常言珍,李宏,胡世奇,洪晓波,毛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国外信息[J];课程.教材.教法;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启后;;“人本”、“和谐”思想在课程领域的与时俱进[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萌;我国高等学校课程领域的消费主义倾向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周亭;基于Topic Map的课程领域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白玉;小学数学低年段“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46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46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f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