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网络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社会行为及其影响的教学论阐释

发布时间:2018-04-23 01:12

  本文选题:网络学习社区 + 学习者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网络学习社区是与学校教育与课堂教学相区别的另一种教育社会和教学时空,从教学社会学的视角来诠释网络社区中学习者行为的社会性及其对网络教育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范式。学习者通过最常见的6组基本行为建构着网络学习社区中的知识与情境,这些基本行为既是社区学习者从个体行为演绎成从众活动和学习懈怠等群体行为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学习者之间竞争与合作交互行为、师生之间控制与服从交互行为的基本途径。上述学习者社会行为是网络中教育主体的社会关系与教学活动的主要呈现方式,设计与把握学习者的这些社会行为是网络教育绩效提升的关键,很值得网络教育管理者重视。
[Abstract]:The network learning community is another kind of educational society and teaching space and tim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school educatio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a very important research paradigm to interpret the sociality of learners'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e on onlin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sociology. Through the most common six groups of basic behaviors, learners construct the knowledge and situation in the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These basic behaviors are not only the basic ways for community learners to deduce from individual behavior to group behavior such as herd activities and learning slack. It is also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ers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ocial behavior of the learners is the main way of presenting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educational subjects in the network. Designing and grasping the social behaviors of the learners is the key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online educ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the atten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2014年度一般项目[14YBA282]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曾强;李三福;;学习智慧本质及其养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2 李松林;论教学研究中的教学行为分析方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阮素莲;;幼儿亲社会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晓鸣;;大学课堂失范现象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志琴;;体育舞蹈艺术化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6期

3 陈秀玲;董泽芳;;课堂是什么——几种不同的社会学研究取向[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李震;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唐炎;刘昕;周登嵩;;言语行为与角色呈现——对36名体育教师的实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6 唐炎;周登嵩;;体育教学社会环境的构成及其影响——关于体育教学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7 张金华;肖学建;徐胜成;;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困惑与反思[J];才智;2010年32期

8 谢韦韦;;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的新进展:兼论主要问题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8期

9 施瑜;;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8期

10 靖东阁;;论考选世界中的师生互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陈晔;;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质性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高宏钰;;争取公平,你准备好了吗?——研究生课堂互动公平的个案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勇;;中学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5 李欢;汤晓安;唐波;;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若干思考及实践[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贺晨;;数学教师课堂互动技能特点个案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欧阳艳;;新课标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爽;多媒体环境下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锐;教师应对幼儿违纪行为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丽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班级管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邵春燕;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课堂[D];苏州大学;2010年

8 戴轶;以“尊重”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文化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庆军;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新;教师课堂话语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影响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林;高瑜;;静悄悄的革命——卡尔·罗杰斯自由学习观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2 李葆萍,杨开城;教学设计理论中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2期

3 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认同意蕴新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4 黄志成;程晋宽;;美国个别化教学新模式——邓恩对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03期

5 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6 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7 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J];心理学动态;1997年04期

8 张野;;学前儿童亲社会性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曾强;;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课堂问答分析[J];基础教育;2009年04期

10 赵汀阳;知识,命运和幸福[J];哲学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翠玲;幼儿社会行为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2 解翠玲;;大班幼儿非社会行为调查报告[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韦志钢,陈欣银;儿童的社会行为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3期

4 周宗奎;采用行为评价法研究儿童社会行为[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5 李艳红;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行为、父母教育方式、同伴接纳之关系研究[J];天水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6 庞丽娟;陈琴;姜勇;;幼儿社会行为各维度的内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7 ;国外关于体罚危害的研究及禁止体罚的措施[J];小学德育;2010年05期

8 陈竞秀;;儿童攻击性信念与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7期

9 但菲;赵琳;高一波;;体育游戏对3-6岁幼儿社会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亚诺乌舍克;文新;;社会决定论和人的社会行为[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瑞清;庞丽娟;姜勇;陈琴;胡娟;;幼儿社会行为认知的特点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侯忠伟;张文新;邢燕雷;;父母共同教养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范翠英;潘清泉;刘华山;;儿童道德脱离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丁雪辰;刘俊升;李丹;;学业成绩与儿童社会行为及心理适应关系的交叉滞后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真;苏彦捷;;川金丝猴全雄群个体间等级关系的变化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金心怡;杨天;何洁;;气质调节儿童执行功能与社会行为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莫培滔;;健康的心理是健康长寿之本[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章志光;;学生的价值观与新社会行为的关系[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赵景欣;张文新;;幼儿欺负行为的个案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10 周利娜;张文新;杨先顺;;父亲教养方式与童年中晚期儿童的气质及其社会行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芳 胡永铸;正确发挥新闻宣传“微调”社会行为的作用[N];恩施日报;2006年

2 刘晓明 蒋守渭;终身学习:21世纪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评论员 盛明富;社会行为更需要制度约束[N];工人日报;2000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 周俊;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记者 孙以民;“两整顿”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辽宁省大连市文联创研部主任 王晓峰;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文学[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黎新华;大众文化症候诊断[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濮端华;关注舆论动员[N];中国国防报;2005年

9 松如;让关爱成为习惯[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10 孙江;德可固法 法可厚德[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小学生社会行为与师生关系、同伴接纳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闯;3-5岁儿童对教师不同情绪的理解特点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蒙健(方方土);论社会行为的自我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福祥;科技产业转移中的公众社会行为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张晓;家长与教师对儿童社会行为的作用[D];北京大学;2013年

6 刘安庆;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同伴地位之间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晓霞;社会行为的多向度分析[D];山西大学;2009年

8 隋美荣;罗特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兰鹏;农民对农村公共政策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89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89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