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国外教育研究中的“质性研究整合”评介:理据与实操

发布时间:2018-04-28 03:56

  本文选题:质性研究整合 + 理据 ; 参考:《外国教育研究》2015年11期


【摘要】:在过去的20年中,国内教育领域的质性研究激增,正在形成与量化研究同等重要的研究范式。但是,目前学界尚缺乏有效整合同主题质性研究的方法,这不利于质性研究成为实践和决策的实证依据。近年来在国外医学、教育学等领域兴起的"质性研究整合"值得借鉴。教育界引入"质性研究整合"具有多方面的理据,该方法严密的实操过程也有助于系统地整合质性研究,促进质性研究成为教学实践和教育决策的依据。
[Abstract]: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China has proliferated, and a research paradigm that is as important as quantitative research is being form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effective methods to integrate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same subject,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becoming the empirical basis for practice and decision-making.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gr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and pedagogy abroad is worthy of reference. The introduc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gration" in educational circles has many motivations. The rigorous practical operation process of this method is also helpful to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promote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become the basis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40-0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包水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解读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2 郝德永;;从二元性转向二重性: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突破[J];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本刊编辑部;;2013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2 张昊;张德良;;基于关系建构的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理念[J];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05期

3 罗名映;刘声远;;从就业视角看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式教学方法的社会意义[J];艺术教育;2014年02期

4 梁伟东;;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包水梅;魏玉梅;;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研究——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茜;美学取向课程探究[D];西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文秀;;韦伯科层组织理论对高校管理的指导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顾海良;;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其实现条件[J];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01期

3 包水梅;;作为方法论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9期

4 杨东;胡孝红;;基于企业管理机制模式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10期

5 乌尔里希·泰希勒,叶赋桂;高等教育研究:一个多学科研究的案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6 小威廉·多尔;余洁;;杜威的智慧[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1期

7 王治河;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向度[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建勋,凌文辁,方俐洛;深入理解质性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2 陈向明;;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02期

3 李玲;;论质性研究伦理审查的文化适应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4 葛孝亿;;“范式”与“主体”:教育质性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路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03期

5 王俊山;;质性研究:让我们学着做[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2年10期

6 刘刚喜;;质性研究初探——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J];新课程(教师版);2007年07期

7 陈向明;;质性研究教学的悖论[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5期

8 张小红;;教育质性研究信度的建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金盛华;;知其然,何知其所以然[J];全国新书目;2012年10期

10 贺静;;关于质性研究中伦理问题的思考[J];才智;2014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继霞;;诚信特质及其养成的质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静;金盛华;林崇德;;创造过程的探索——对人文社会和艺术领域高成就群体的质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莹;石岩;;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质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4 鲁桂兰;;艾滋病区护士经历工作场所暴力后心理状况的质性研究[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传染病护理新进展研讨会、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吴心怡;;血液肿瘤患儿母亲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王艳芳;;癌症患者化疗过程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章微微;王元姣;;脑卒中住院患者子女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章崇会;;中国高水平教练职业发展的质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韩杰;田梓蓉;;对无喉患者亲属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清华;张琳琪;;质性研究方法及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进展[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我为什么对质性研究情有独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知其然,何知其所以然?[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八一;方法的背后—教育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金波;恶性肿瘤患者诊疗决策过程及社会心理经历质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石红伟;癌症患者宗教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年

4 龙琪斐;上海艾滋病人/感染者污名感知和污名应对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蕾;癌症患者熟虑式沉思内容的质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邬瑞芳;大学生同性恋形成原因的质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7 王艳;留守经历大学生自我分化发展历程的质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柔;新手咨询师团体督导关系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葛孝亿;身份自觉:教育质性研究者个人身份问题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延伟;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一项质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3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813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