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与正当性:作为国家课程的公民科——基于对英格兰公民科国家课程危机的考察
本文选题:公民科 + 有效性 ; 参考:《外国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摘要】:2011年英格兰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引发了公民科国家课程危机。由于未能明晰公民科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效性和正当性的区分及其逻辑,忽视了公民科作为国家课程的特殊性,使得围绕公民科作为国家课程的论争陷入了实用主义的逻辑。公民教育与国家建构的特殊关系奠定了公民科作为国家课程的正当性基础,也使得公民科并非仅仅是增设的一门新课程,而且是一种新的特殊类型的课程。对于英格兰公民科国家课程危机的讨论和反思,有助于我们理解公民科以及国家课程的本质属性。
[Abstract]:A new round of n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in England in 2011 triggered a national curriculum crisis in citizenship. Due to the failure to clarify the distinction and logic of the validity and legitimacy of citizenship as a national curriculum, the particularity of citizenship as a national curriculum is ignored, which makes the debate about citizenship as a national curriculum fall into the logic of pragmatism.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c education and national construction establishes the legitimacy of citizenship as a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also makes citizenship not only a new curriculum, but also a new special type of curriculum. The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crisis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of Citizenship in England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itizenship an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民身份认同教育教材开发研究”(项目批准号:11JZDW002)
【分类号】:G55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旭东;格林的教育发展和国家形成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2 张丹华;;英国公民课程建构路径的向度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陈立军;;杜威教育理论的构建、启示与反思[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邓冲;;试论家庭消费文化的家庭教育机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王喜海;石丽娟;;儿童教育论纲——基于近现代童年观的儿童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红英;王喜海;;回归童年:幼儿园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曹玉杰;;从主动作业到研究性学习——儿童、课程、社会联系的纽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红娟;;论近代中国“公民科”的设置[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2期
2 方明生;新世纪日本高中《政治、经济》科目中的课题学习——日本高中学科课程解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04期
3 杜珠成;;华文B课程的实施与加强华文教学[J];海外华文教育;2000年01期
4 汪培;;战后日本社会科课程的沿革[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胡衡庐;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冯海波;广州市第二批科普进社区示范街道[N];广东科技报;2008年
,本文编号:1946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4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