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人格特征——来自成渝五所院系大一新生的调查报告
本文选题:新闻传播新生 + 人格特征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11期
【摘要】:本文从人格特征范式出发,首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一个"准新闻传播从业者"的大样本(成渝五所新闻传播院系的857名大一新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男生与其常模之间在精神质和内-外向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与其常模之间在所有人格维度上都差异显著;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在精神质和掩饰性上差异显著;不同生源地的学生之间在内-外向性和掩饰性上差异显著。同时,在整体样本中,精神质与内-外向性之间、精神质与掩饰性之间、内-外向性与神经质之间,以及神经质与掩饰性之间显著地呈低度负相关;五所院系的学生之间在内-外向性和神经质上差异显著。
[Abstract]:Based on the paradigm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is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test a large sample of "quasi-news communicators" (857 freshmen from five journalism departments in Chengdu-Chongq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sychoticism and introversion between male students and their norm,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l personality dimensions between girls and their norm,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sychoticism and concealment between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roversion and concealment amo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places of origi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whole sampl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ticism and introversion, between psychoticism and cover-up, between intro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between neuroticism and concealm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xtro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mong the students in the five department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姬建敏;编辑专业大学生和学报编辑的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3年02期
2 杨小玲,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1729名大学生人格特征(16PF测试结果)分析[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姬建敏;编辑和编辑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报告[J];开封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刘欣;;不同生源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0期
5 姬建敏;学报编辑的人格特征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张秀红;吴琼;;辽宁学术期刊编辑的人格特质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8 张爱芬;;不同生源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宇发;;浅论语文教育与人格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2期
2 曾竞艳;;国内关于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进展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3 赵佳宾;孟凡平;;中西方心理测评融合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4 齐永芹;韩光辉;邓凡茂;;高校思政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因素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彭永东;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达成的途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艾娟;;《老无所依》的另一种解读——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析影片《老无所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卓丽芳;;疏于治国 慵于齐家——唐中宗的人格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8 黄微;周玉华;;“差异教学法”在金工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邱天龙;;高校贫困生健康人格的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杜菊;刘红;;人格导入刑法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登峰;崔红;朱荣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测量的是什么[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马瑜;;网络社交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柳恒超;;恐怖主义根源的心理学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谢广田;戴丽敏;应晓玲;;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性背景与其人格障碍形成的相关性的调查与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陈志军;李鹏程;;双重人格视角下的领导模式探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唐芳;朱燕波;;基于505例大学生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人格心理特征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鑫;李琳;;不同运动项目对中学生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干预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闫育东;赵晶;常孝国;;我国国家级以上篮球裁判员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3 初玉霞;任务特点、认知风格对情绪与创造表现关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8 袁宏;时间性前瞻记忆的认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萍;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罗靖;高师生挫折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左连跃;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贺蕾;基层公务员独立型行政人格的建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郑书娴;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8 姚玉红;阅读教学塑造中职生健康人格的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杨薛雯;“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奕威;应激中介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建敏;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慧民,李越美;河南省大学生个性特征调查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朱昌明,杨昌芬,马渝根,刘协和,何廷尉,杨珉;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成都地区试用报告[J];四川医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4 吕应春;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5年04期
5 高艳华;孙士广;武浩然;张增学;;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王益明;16PF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1997年02期
7 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1983年02期
8 程莎,汤慈美,李心天;人格类型对应激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自然应激源部分)[J];心理学报;1990年02期
9 龚耀先,李庆珠;我国临床心理学工作现状调查与展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10 王家林,彭崇基,陆焯平;广西南宁市中学生EPQ测查和全面发展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红宇;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格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崔光成,姚齐和;医学生与师范生人格特征比较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3 左国防,李艳红;化学学业不良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宋兴川,何应林,唐天红;熟练与不熟练技能人才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张福生;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6 李祚山;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征的内隐观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7 黄祥祥,杨翠娥;湘西自治州苗族高中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民族论坛;2005年04期
8 宋兴川;何应林;唐天红;;技校与普中学生16PF人格特征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31期
9 李光明;倪晓f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以云南民族大学2005级学生调查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庄华英;柳小年;周伯钦;刘黎;刘金玉;;高职大专护理专业女生人格特征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乐瑜文;王栋;;天津市护士人格特征调查[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陈庆良;陈衍;刘云波;;福利院儿童与普通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胡瑜;孔克勤;;寄托儿童与一般儿童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徐玉明;王艳红;侯军;卫丽丽;;警察职业人格特征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刘淑萍;;大学生和职业青年的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胡阳;范翠英;;大学生成功者人格特征内隐观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耿勇;孔燕;陈利;;戒毒所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肖海霞;;律师人格特征与个人偏好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宫火良;赵国祥;;人格与犯罪:对国内罪犯人格特征研究的元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顾凡;文涛;;知识型员工的人格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敏;眼中别人尽缺点 自身人格有缺陷[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 熊朋迪 张维晨;上网习惯曝出哪些人格特征[N];北京日报;2012年
3 刘建清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研究所;劫持者人格特征分析与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王宗;教师应具备五种人格特征[N];青海日报;2001年
5 韩文;实现理想自我所具备的人格特征[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董毅然;专家揭秘30位中国领袖人格特征[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记者 李玉花 通讯员 海慧芝;孩子的人格特征一查便知[N];健康报;2001年
8 吴悦;升职途中巧加润滑剂[N];中国经营报;2005年
9 刘爱吉 许兴荣;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胡东芳;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艳红;犯罪群体的人格特征及其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刘轩;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适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姬鸣;任务优先及中断[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年
2 刘喜文;军校护理专业学生与临床护士人格特征及其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邹赐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韩艳萍;蒙汉高中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卫丹;高知女性双性化人格特征与择偶偏好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曾灵秀;员工人格特征对主管承诺的影响作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继舜;永宁摩梭与汉族儿童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金磊;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人格特征及其修复后满意度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李文;基于人格特征的知识共享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羽;美国法上的形象权及其制度借鉴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39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3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