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会关系演进及其对城乡教育发展的影响
本文选题:城乡社会关系 + 社会等级空间 ; 参考:《教育科学》2015年02期
【摘要】:总体来看,我国城乡社会是一个社会等级空间,并经历了社会生产管理分区、社会生产与资源配置功能分区,以及社会结构性互动与资源配置紧张等三个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也依次经历了秩序维护与等级教育的互构、功能区分与差异供给的强化、以及个体发展与资源配置的冲突等三个阶段。因此,目前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应是立足于保障农村学生个体发展,增强对农村教育资源供给,逐步破解城乡社会等级空间的过程。
[Abstract]:In general, our country's urban and rural society is a social rank space, and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social production management division, social produ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unction partition, and social structural intera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ens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has also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in turn: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order maintenance and hierarchical education, the strengthening of 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differential supply,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herefore, the current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ensuring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rural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supply of rur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gradually cracking the social hierarchy spa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3JZD04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从身份到职业: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变迁路径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4ZZ1201)
【分类号】:G40-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02期
2 王先明;;20世纪前期乡村社会冲突的演变及其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探索;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磊;《月明和尚度柳翠》源流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邵西梅;;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变迁的历史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3 袁婷婷,孙奕;国外私立学校法律地位的考察与借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罗小锋;;制度变迁与家庭策略:流动家庭的形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刘书增;张润泽;;试论先秦时期赵国农业的发展水平[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7 王晗;;古琴艺术表现形态的重新审视[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郑迪;;唐代功臣配享制度初探——以唐太宗、唐玄宗两朝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杨祥全;;论传统武术“打练合一”风格的历史形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刘守芬,王洪波,姜涛,陈新旺;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庆;;试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本质[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蒋美华;;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内女性办事人员的职业变动[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5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马文静;;文革教育经验口述[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郭卉;;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陈绵杰;;政治进程下的小学数学教育(1949—1977)——教学大纲的向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方晓东;;新中国教育五十年的巨大成就[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7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高蕊;道外区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时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苏兆斌;大庆油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楠;高等教育省级统筹权力结构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芳芳;明朝官方禳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永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轶辉;美、德、日三国大学评议会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涛;清末十年民变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7期
2 王方中;本世纪30年代(抗战前)农村地价下跌问题初探[J];近代史研究;1993年03期
3 王先明;;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J];近代史研究;2008年01期
4 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J];近代史研究;1995年02期
5 张锡科;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危机根源初探[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J];历史研究;1993年02期
7 王先明;牛文琴;;二十世纪前期的山西乡村雇工[J];历史研究;2006年05期
8 马自毅;前所未有的民变高峰——辛亥前十年民变状况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邱建立;李学昌;;20世纪一二十年代江南田业会初探[J];史学月刊;2010年05期
10 向玉成;三十年代农业大危机原因探析──兼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下降[J];中国农史;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宏伟;;大教育要从小教育做起[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05期
2 袁朝辉;城市化进程中的我国城乡教育发展[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汪时珍;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与体制选择——福州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4 田穗;严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教育公平——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郝俊杰;;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J];乡镇经济;2008年05期
6 陈要文;;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郝俊杰;董珍;;国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张季秋;;和谐社会建设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J];企业家天地;2009年08期
9 张莉;;国内外城乡教育发展的比较及启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5期
10 尚碧波;;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教育发展刍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勇鹏;;公平的教育有利于预防城市民工犯罪——谈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社会功效的一点认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涛 孙阎河;坚持实施素质教育 均衡城乡教育发展[N];焦作日报;2009年
2 记者 韩云峰;城乡教育发展联盟校试点工作启动[N];大同日报;2014年
3 记者 赵恒 何开红;以统筹城乡为抓手 推进城乡教育发展[N];广元日报;2007年
4 通讯员 殷世德 叶菊莲;我市城乡教育发展日渐均衡[N];孝感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志峰 实习生 黎媚;我市中长期城乡教育发展纲要向社会征求意见[N];重庆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薛文奇;吉木乃“五项措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N];新疆日报(汉);2011年
7 苏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积极推进城乡一体 位保障教育公平[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耿雪 曾江;城乡教育发展仍存巨大差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记者 杨茜;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还要补齐哪些短板?[N];嘉兴日报;2014年
10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 余益中;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要文;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鑫;十六大以来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政策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黑晓佛;西部地区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尚国荣;均衡城乡教育发展 促进教育整体和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吴艳;重庆统筹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机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87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8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