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会关心:环境教育理念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7-01 10:10

  本文选题:环境教育 + 学会关心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04期


【摘要】:"学会关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之后提出的又一个时代口号。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环境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其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学会关心"理念中蕴含的诸如"关心世界"、"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等思想火花。接下来试图理顺环境教育理念与"学会关心"理念之间的关系。最后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三个方面出发,揭示"学会关心"这一环境教育新理念对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Abstract]:Learning to care "is another time slogan put forward by UNESCO after" Learning to survive ". Firstly,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course in the world, and then analyzes the spark of "caring for the world", "caring for others" and "caring for oneself" contained in the idea of "learning to care for the world". Then it tries to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he idea of "learning to care". Finall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purpos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educational method, this paper reveal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new concept of "learning to care" to the modern education reform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久生,谢志仁;论环境教育理念建构及其实践[J];教育科学;2002年03期

2 祝怀新;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2期

3 陆真,杨静;美国环境教育理念与中学化学教材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1期

4 祝怀新;杨慧;;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墨西哥教育改革[J];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06期

5 李久生,谢志仁;从新课程标准看环境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1期

6 仲雯雯;杨舰;曲德林;;池田大作环境教育理念的协调观分析[J];生态经济;2014年01期

7 温亚丽;;孟子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8 钱丽霞;;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8期

9 王恩发;;学会关心,迎接21世纪的挑战[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5年01期

10 曹青阳;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些趋势(续)(1995年10月28日在全国学前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J];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双翔;现代教学视野中的教学伦理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彩虹;会计本科教育观念的研究及实现途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刘亮;对于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再读《学会生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陈忠勇;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现状与对策[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5 夏海云;;电大“环境教育”的思考——广播电视大学设立“环境保护”通识课程讨论之一[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王建华;积极探索 宏观指导──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赵国栋;论科技的发展与学校结构的演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8 张俊玲;刘鸿波;;谈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红旗,姚轶;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杨洪文;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以毕节地区为例[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曹运耕;;体用之辨与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周珂;王小龙;;论我国环境教育的法制化[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赵晓玲;;浅议中医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谢建国;;高师教师信息意识和利用能力问题的探讨[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罗江华;;田野工作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价值及其应用[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银心;马来西亚国民中学初中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星洁;中职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冯;高校师生关系及师生交往状况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海燕;九年一贯制学校环境通识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圆圆;高师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琳琳;企业和谐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明华;对审美生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吕钦忠;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义及其哲学依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伟;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与学生流失关系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伟卫;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伦理冲突及其批判[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杰,饶贵芳,刘呈庆;略论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J];环境教育;2005年03期

2 马佳宏;可持续发展教育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叶建柱;论学科教育各科间的横向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2期

4 孙继军;环境教育的新模式:可持续发展教育[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张福如;;论池田大作思想中的人本质及人之道[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高丹;模块教学——二十一世纪适合社会及人发展的教学形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何齐宗;环境教育:一个广受关注的教育领域[J];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01期

8 张宏;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协调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9 祝怀新;论学校环境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覃遵君;国外素质教育掠影(十四) 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墨西哥的基础教育改革简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萍;西方教育理念的演变[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常江;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三个转变[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何杨勇;为教育理念的合理性辩护[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彭晓蕴;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者的要求[J];教学与管理;2003年09期

5 马新中;学校环境教育理念的定位及其功效[J];教学与管理;2003年22期

6 李蔚东;浅谈建筑类中专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之对策[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原玉廷,郝建萍;教育理念的反思与教育创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谷永新;;教育理念及通识教育理念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年11期

9 陈苑苑;;教育理念的更新与争取家长的信任[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年05期

10 韩志刚;运用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改善中专物理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湖南经纬实验学校课题组;罗桂生;李克武;佘美君;;“三化”教育理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艾永寿;;新教育理念主导下使用九义化学新教材[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陈克瑜;;教育的人性化与人性化的教育——对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关系的哲学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郭永平;;现代教育理念对学校和教师的新要求[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陈东;;让孩子做回自己,需要我们的努力[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王露;;《大学》育人之道及其对我国高校教育理念的推进[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张光正;;大学校长在教育理念推展所扮演之角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李素平;;如何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10 宫玉柱;;面向未来 为生命奠基[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占江;践行关爱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N];承德日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规训式的教育理念必须抛弃[N];长江日报;2012年

3 李力;略论“生态和谐”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02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蒋丽娟;减负制度要配套 教育理念先转变[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记者 林燕英 陈慧 陈健儿 通讯员 杨再忠;校长纵论教育理念[N];中山日报;2007年

6 黄明鑫 达兴文;树立新的扫盲教育理念[N];自贡日报;2011年

7 吴军;提升教育理念 构筑人才高地[N];合肥日报;2013年

8 刘尧;青年教师应反思四种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记者 杨小续;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教育水平[N];陇东报;2007年

10 杨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 优异的教学成果享誉中原[N];消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许金龙;论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教育理念[D];辽宁大学;2014年

3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敏;教育理念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西大学;2010年

2 华丽英;基于差异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随堂卡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3 裴香花;延边朝鲜族家庭教育理念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4 王颖;中小学生命教育理念及实施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健;儒家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6 翟淑娟;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文娜;唐文治教育理念及其当代意蕴[D];苏州大学;2010年

8 高小童;中美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敏;“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7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87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3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