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发展:“云课程”价值意蕴透视
本文选题:“云课程” + 最优化发展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23期
【摘要】:"云课程"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对课程教学实践的推进及对促进课程教学理论的创新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与传统单一、静态、一元和平面的纸质课程相比,综合、动态、多元和立体的"云课程"着力强调"最优化发展"的价值理念,即协调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发展,使因材施教得以可能;聚合课程资源,使课程的教育效能得以最大挖掘;融通固定化学习与随机化学习,使时空界限得以打破;整合课程内容与形式,使富媒体与动态性得以实现;缓解基础性与拓展性课程矛盾,使课程开发内涵得以丰富。
[Abstract]:The proposal of "cloud curriculum" fully reflects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to the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 teaching practice and to 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theor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ingle, static, univariate and flat paper courses, the comprehensive, dynamic, pluralistic and three-dimensional "cloud courses" emphasize the value concept of "optimal development", that is,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and individuation. It makes it possible to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ggregates curriculum resources, maximizes the educational efficiency of curriculum, integrates fixed learning and randomization learning, breaks the boundary of time and space, and integrates curriculum contents and forms. The rich media and the dynamic can be realiz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basic and the expanded curriculum can be alleviated,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an be enriched.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重庆市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美学视野下课程研究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12YBJY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新民;;“云课程”:特征、意义与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12期
2 赵婧;;“云课程”解析:背景、理念与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北光;;“云课程”时代体育课教学方法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2 张云峰;杨会娟;;信息技术背景下地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年01期
3 章全武;王润;肖运鸿;;论云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超越与挑战[J];教育导刊;2015年05期
4 刘少娟;;云课程:大数据时代下个性化教育的追求[J];现代教育科学;2015年06期
5 吕冬梅;;“云课程”时代的个体社会化[J];辽宁教育;2015年15期
6 张睦楚;;云课程:当前课程范式转型的难为之境及其超越[J];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08期
7 张睦楚;;从MOOC到云端:我国新型课程范式之理性选择[J];基础教育;2015年01期
8 苏春景;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03期
9 赵利萍;周先进;;云课程的内在理路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02期
10 吕冬梅;;“云课程”时代个体社会化[J];中小学电教;2015年Z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奕标;;信息技术何以未能有效变革教育的框架分析——兼论技术变革教育的“社会变革中介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2 陈钢;王东松;;基于云计算的职业教育资源建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未来教室、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8期
4 杨思炜;高东怀;宁玉文;;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资源共享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05期
5 李顺;李展;;云计算对教育的影响[J];河南科技;2012年04期
6 祝智庭;杨志和;;云技术给中国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明明;浅谈课堂提问的优化[J];湖州师专学报;1993年03期
2 高斌;;数学课堂最优化教学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21期
3 杨永奎;;追求管理工作的最优化[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7年02期
4 陈建良;多样化与最优化——从“笔算是否一定要从个位算起”谈起[J];湖北教育;2004年01期
5 王晓;章宁;;高校融资最优化决策研究[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7期
6 陈建国,朱俊荣;4×100米接力最优化结构的实验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王书军;;浅论大学生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实施[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梁颖;;体育教师教研与培训相结合“最优化”之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9 王伟珠;;最优化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10 孙玲;;学习“负担”最优化——绝对和相对之间的平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松年;;炼油厂生产模拟与最优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张晓红;;利用多媒体 创设快乐情景 实现学生获取知识最优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钟盛华;;三出口萃取工艺最优化萃取量理论方程[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6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C];2014年
4 傅书勇;孙淑军;;统一采购条件下基本药物的定价模型[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5 周岚;;努力实现家园共育的最优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6 徐鑫;周永务;周江涛;;不确定需求情况下订购批量问题的研究[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肖鹏;;建筑智能化四大方面影响之分析[A];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璇;效益最大化 效率最优化[N];经济日报;2014年
2 记者 潘春燕 通讯员 陈文博;新一轮行政审批效能最优化比对结果揭晓[N];台州日报;2013年
3 记者 张文学;坚持产出最大化宜居最优化 努力提升中心城区建设水平[N];邢台日报;2014年
4 通讯员 严志明;为病人提供最优化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5年
5 ;清华大学教授史其信:未来智能交通将实现人车路最优化[N];人民邮电;2013年
6 记者 窦豆;资源配置最优化[N];中国石化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余连斌 特约记者 唐明伟;资源配置最优化[N];农村金融时报;2013年
8 龙翔;如何实现办案效益最大最优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9 执笔 朱勋春;科学发展需要建立最佳运行机制[N];重庆日报;2009年
10 姚春青 吴龙喜;走出认识体系化的误区[N];战士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玉洁;基于最优化的色彩概念化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郑观元;多项式不等式与特征值优化问题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16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11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