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网络虚拟幸福感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18-08-29 18:43
【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关系,并探讨网络虚拟幸福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网络社区归属感问卷,大学生虚拟幸福感问卷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区归属感(β=0.58,P0.001);2大学生网络虚拟幸福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区归属感(β=0.52,P0.001);3大学生网络虚拟幸福感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社区归属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部分中介作用占44.6%;4优势分析发现,网络社会支持比网络虚拟幸福感更能有效预测网络社区归属感(57.7%42.2%)。结论: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影响网络社区归属感,而且通过网络虚拟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社区归属感。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social support and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 in online community, and to explore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virtual well-being in it. Methods: 450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Youth Network Social support scale, th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questionnaire and the Virtual Well-being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network social suppor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sense of belonging (尾 0.58 / P0.001) a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尾 0.52 / P0.001). Holding part of the intermediary role with the sense of belonging in the network community, The analysis of 44.6B / 4 advantage showed that social support could predict the sense of belonging (57.7B.2%)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virtual well-being of the network (57.7B.2%), and the social support could predict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the online community (57.7B.2%). Conclusion: the network social support of college students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but also influence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virtual happiness.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及其建构”(编号:2013041030-03)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栋青;;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2 贾淑芳;;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信任、人格的影响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袁校卫;;增权理论对乙肝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解读[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9期

4 谢宝国;龙立荣;;优势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5 梁晓燕;魏岚;;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测评初探[J];心理科学;2008年03期

6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7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8 王依玲;;网络人际交往与网络社区归属感——对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实证研究[J];新闻大学;2011年01期

9 曹科岩;曾亚纯;;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10 李志勇;吴明证;;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3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戴群;姚家新;;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自尊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5 孟秀红;黄朝辉;孙莹;陶芳标;万宇辉;许韶君;;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6 卢敏;殷恒婵;郭建富;;人际关系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磊;殷恒婵;王茜;傅雪林;;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吴健;陈善平;潘华山;梁建平;;在锻炼情境下2种运动承诺结构模型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闵亮;;基于工业数据的外部融资依赖与行业波动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与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胡保玲;云乐鑫;;网络顾客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沛;陈莉;;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王茹;贾军;;优秀运动员目标定向、认知特质焦虑与自信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杜运周;任兵;陈忠卫;;先动性,合法化与中小企业成长——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范明;肖璐;;高管团队信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李永强;白璇;赵冬阳;史亚莉;;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易学东;高博;;网店形象通过信任中介作用影响顾客购买意向[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松;黑龙江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姜亮;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丹;卷入程度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广告诉求的缓冲作用,品牌印象的中介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京;文书锋;金添;;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及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02期

2 王欢,郭玉锦;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陈美爱;金小红;王安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万晶晶;张锦涛;刘勤学;邓林园;方晓义;;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2期

5 曾令伟;;论专升本学生归属感的培养[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6期

6 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黄楚玉,冯明晖,林舜亮,杨岭生;大陆、港澳地区研究生心理控制源的研究[J];广东医学;2005年02期

8 朱洁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研究——以H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0年04期

9 余立新;;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者的学校归属感培养与图书馆资源利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贺志军;;试析高校新生学校归属感的建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光法;姚本先;;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问卷编制及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3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显亮;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编制与多层线性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渐;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倩;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裴菁菁;中学生学校归属感、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范娟娟;大学生家庭环境、心理一致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远;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提高应对技能的训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洪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及情绪调节方式关系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丛群超;大学生的思维风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9 李仨山;大学生自我宽恕、应对方式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子涵;学生学校生活的社会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2 李东斌;赖月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刘玉连;汪震;;社会支持内涵的新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4 张庭辉;;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幸福感影响的探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5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林海程,黎锦团,刘珍妮,罗弦;东莞市248名上岗前医科毕业生的社会支持评价[J];中国校医;2000年02期

7 李娟,张丽芳,李永在;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8 陶沙;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9 范兴华;社会支持行为问卷中文版信效度分析及初步应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郑宏志,陈功香;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汤芙蓉;张大均;刘衍玲;;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秋虎;陈会昌;张建卫;陈欣银;;9—14岁城乡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佟雁;申继亮;高潇潇;;老年人与其成年子女间社会支持的结构与类型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颜家睦;李飞华;王坚;;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问题和社会支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静;陈英和;;社会支持和人性哲学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静;陈英和;;社会支持和人性哲学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春妹;邹泓;;中学生的人格、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骆宏;许百华;;社会支持感知、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与护士压力感知的验证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郭虹;社会支持是民生重建的重要力量[N];四川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丽霞;社会支持切乳患者提升术后信心[N];联合时报;2014年

3 于阳 天津社会科学院犯罪学研究中心;弱势群体的犯罪防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季玲;“学生豆奶计划”还需社会支持[N];吉林日报;2000年

5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6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对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4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曹爱生;博物馆培育社会支持力市场的困难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记者 高浩荣;朝媒体说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乐;农村社区矫正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王大胜;基于社会支持的职业倦怠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小群;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6 曹维明;老年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代芳芳;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张静;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潘杰;不同依恋风格、社会支持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长松;大学生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梅韫芳;合肥地区高职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海洋;5·12地震灾区农村妇女社会支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王霞;网络社会支持的互动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瑜;大学生乐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12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12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