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5年北京市义务教育区县均衡进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22:24
2006—2015年北京市义务教育区县间校际均衡和城乡均衡取得了显著进展。北京市区县间义务教育投入均衡进展显著,质量均衡有喜有忧。远郊区县小学生均支出已高于城区,初中生均支出已接近城区,区县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异明显缩小,均衡水平显著提高;义务教育师资出现了远郊区县比近郊区充裕,近郊区比城区充裕的较为合理状态,但初中师资存在严重过剩的现象;小学教育质量差异显著缩小,均衡水平持续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差异没有缩小,均衡水平没有提高,投入差异的缩小没有带来质量差异的缩小,实现均衡任重道远。将质量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加大市级政府对教育经费和教师配置的统筹力度,放宽非户籍流动儿童就学限制,以促进北京市区县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18,1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2006—2015年区县间生均支出差异系数
区县高于城区的反转。远郊区县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多,需要的教职工更多,生师比高于城区是合理的。在城区和远郊区县内部,生师比差异很大,2015年海淀和朝阳远高于东城、西城,平谷和延庆显著高于怀柔、密云。近郊区近年生师比处于中间水平,内部除门头沟外,其余区差异不大。(4)10年间小学生师比整体差异变化幅度不大,变异系数在0.23到0.30之间。与生均经费整体差异相比,小学生师比的差异要大一些。(见图2)图22006—2015年区县间生师比差异系数3.初中生师比差异及变化北京市初中学生人数在2001年达到最高点的52.6万后逐年减少,2006年减少到28.8万,2015年进一步下降到18.9万。由于教职工数量的刚性,学生数的剧减使初中生师比大大降低。从2006年到2015年,全市平均从8∶1降低到5∶1。这一期间区县间初中生师比变化的特征如下。(1)全市教职工全面过剩且日益严重。2006年,16个区县的初中生师比已经全部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定额标准(13.5∶1)。海淀和朝阳并列最高,为10∶1,石景山和门头沟并列最低,都是5∶1。2015年,生师比最高的是海淀,为7∶1,最低的平谷只有3∶1,多数区县在5∶1和6∶1之间,绝大多数区县都低于定额标准的一半以上,教职工严重过剩。(2)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之间存在差异,但3个区域内部差异较小。远郊区县生师比与城区相比相对较低:2015年
以看到,2006年至2015年期间,差异系数总体是下降的,2009年以后持续稳定下降。差异系数已从2006年的0.22,下降到了2015年的0.17。差异系数的下降表明,小学毛入学率的整体差异,亦即跨区县择校现象有明显的减少,反映出区县间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差异在显著缩小。还需要看到,整体差距虽然显著缩小,但仍然还比较大,海淀、东城和西城的毛入学率远远高于其他区县,稳居小学教育质量高地的位置。(见图3)图32006—2015年区县间毛入学率差异系数(二)初中质量差异及变化我们先用户籍学龄人口初中毛入学率,然后用中考成绩来比较各区县初中教育质量。1.毛入学率反映的初中质量差异户籍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计算公式为:某区(县)初中毛入学率=该区(县)北京户籍初中在校生数/具有该区(县)户籍的12—14岁人口数我们计算出的各区县户籍人口初中毛入学率,与小学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相似之处是各区县毛入学率存在很大差距,差异之处是这种差距没有如小学那样在显著缩小,而是还在扩大。各区县初中毛入学率的分布与变化有以下特点。(1)海淀、东城和西城远高于其他区县,领先地位还在加强。2006年,海淀毛入学率是167%,为第1位,约为倒数第1位朝阳的2倍,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倍;第2位东城是164%,是倒数第2丰台的1.9倍,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倍;第3位的西城是146%,是倒数第3位门头
本文编号:2999998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18,1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2006—2015年区县间生均支出差异系数
区县高于城区的反转。远郊区县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多,需要的教职工更多,生师比高于城区是合理的。在城区和远郊区县内部,生师比差异很大,2015年海淀和朝阳远高于东城、西城,平谷和延庆显著高于怀柔、密云。近郊区近年生师比处于中间水平,内部除门头沟外,其余区差异不大。(4)10年间小学生师比整体差异变化幅度不大,变异系数在0.23到0.30之间。与生均经费整体差异相比,小学生师比的差异要大一些。(见图2)图22006—2015年区县间生师比差异系数3.初中生师比差异及变化北京市初中学生人数在2001年达到最高点的52.6万后逐年减少,2006年减少到28.8万,2015年进一步下降到18.9万。由于教职工数量的刚性,学生数的剧减使初中生师比大大降低。从2006年到2015年,全市平均从8∶1降低到5∶1。这一期间区县间初中生师比变化的特征如下。(1)全市教职工全面过剩且日益严重。2006年,16个区县的初中生师比已经全部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定额标准(13.5∶1)。海淀和朝阳并列最高,为10∶1,石景山和门头沟并列最低,都是5∶1。2015年,生师比最高的是海淀,为7∶1,最低的平谷只有3∶1,多数区县在5∶1和6∶1之间,绝大多数区县都低于定额标准的一半以上,教职工严重过剩。(2)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之间存在差异,但3个区域内部差异较小。远郊区县生师比与城区相比相对较低:2015年
以看到,2006年至2015年期间,差异系数总体是下降的,2009年以后持续稳定下降。差异系数已从2006年的0.22,下降到了2015年的0.17。差异系数的下降表明,小学毛入学率的整体差异,亦即跨区县择校现象有明显的减少,反映出区县间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差异在显著缩小。还需要看到,整体差距虽然显著缩小,但仍然还比较大,海淀、东城和西城的毛入学率远远高于其他区县,稳居小学教育质量高地的位置。(见图3)图32006—2015年区县间毛入学率差异系数(二)初中质量差异及变化我们先用户籍学龄人口初中毛入学率,然后用中考成绩来比较各区县初中教育质量。1.毛入学率反映的初中质量差异户籍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计算公式为:某区(县)初中毛入学率=该区(县)北京户籍初中在校生数/具有该区(县)户籍的12—14岁人口数我们计算出的各区县户籍人口初中毛入学率,与小学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相似之处是各区县毛入学率存在很大差距,差异之处是这种差距没有如小学那样在显著缩小,而是还在扩大。各区县初中毛入学率的分布与变化有以下特点。(1)海淀、东城和西城远高于其他区县,领先地位还在加强。2006年,海淀毛入学率是167%,为第1位,约为倒数第1位朝阳的2倍,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倍;第2位东城是164%,是倒数第2丰台的1.9倍,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倍;第3位的西城是146%,是倒数第3位门头
本文编号:2999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99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