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困境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1-08-09 04:4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是培养学生交往理念、帮助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践理性能力和应对后现代思潮冲击下权威凋零、中心丧失之后的价值重构行动。在整个推进过程中出现了重理论说教、轻具体实践,重宏观宣传、轻微观行动,重集体活动、轻家校社协作,重城区建设、轻农村普及的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应以实践为核心,通过在规则中行动、在实践中形成、在生活中成型三个方面的配合实施,走进学生生命和灵魂深处。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8,(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价值审视
1. 培养学生交往理性观念
2. 帮助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3. 提高学生实践理性能力
4. 后现代思潮冲击下的有意义价值重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现实困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 杨文英,范宗宪.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 方爱东.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12)
本文编号:3331397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8,(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价值审视
1. 培养学生交往理性观念
2. 帮助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3. 提高学生实践理性能力
4. 后现代思潮冲击下的有意义价值重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现实困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 杨文英,范宗宪.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 方爱东.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12)
本文编号:3331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33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