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生命化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样态

发布时间:2021-08-20 16:10
  本论文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学中出现的非生命化的现象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加以批判,深入分析了出现此种种教学问题的缘由,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新的理论――生命化教学。在此处首先从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上对生命化教学加以界定,再以此探讨生命化教学的本质特征,最后构建出生命化教学在实践层面上的样态存在。本文共分五个部分,文章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针对目前不良的现实情况呼唤我们的教学应当关注学生与教师生命的价值与发展。第二部分是对非生命化教学的追讨,论文结合教学中的非生命化的现实案例对非生命化教学进行问题反思,并加以归结为五大方面之表现。第三部分是对影响非生命化教学的六大因素加以分析,从而为生命化教学理论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持。第四部分是生命化教学的释义,本部分通过对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上对生命化教学加以界定,再在此基础上对生命化教学的本质特征加以解析。 第五部分是对生命化教学的实践样态加以诠视。在生命化教学中,以生活世界为根基;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为生成性的知识;师生形成健康情感、人格;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多向和谐的交往;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生命得以生成。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非生命化教学的追讨
    (一) 过于注重教师的单方面的表演,学生培养偏于整体划一
    (二) 远离生活世界,偏重书本世界
    (三) 教师之间、生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四)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师生关系二元对立
    (五) 缺乏对教师本身生命价值的关注,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严重
三、 非生命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 社会期待的影响
    (三) 教学评价的影响
    (四) 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五) 个人教育观念的影响
    (六) 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
四、 生命化教学的释义
    (一) 生命化教学的含义
    (二) 生命化教学的本质特征
五、 生命化教学的实践样态
    (一) 以生活世界为根基
    (二) 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为生成性的知识
    (三) 师生形成健康情感、人格
    (四) 师生、生生之间多向和谐的交往
    (五) 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生命得以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解读教师生命的意义[J]. 李秀萍.  江西教育科研. 2002(11)
[2]关注每一位教师的生命与发展——关于教师管理的理性思考[J]. 王力平.  山东教育科研. 2002(11)
[3]呼唤教师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J]. 刘春芸,王琪.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05)
[4]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 叶澜.  教育研究. 2002(10)
[5]敬畏学生的生命——一个首位性的教育伦理观念[J]. 胡银根.  新余高专学报. 2002(03)
[6]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 程红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08)
[7]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 许世平.  中国教育学刊. 2002(04)
[8]教育沙龙之三:培育“大写的人”——教育应当怎样关注生命[J].   江苏教育. 2002(15)
[9]教育沙龙 之一:生命,学生在乎——教育为什么要关注生命[J].   江苏教育. 2002(15)
[10]教育沙龙 之二:鱼跃期海阔,鸟飞望天高——教育应当关注生命什么[J].   江苏教育. 2002(15)



本文编号:3353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353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d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