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现状与优化——基于学堂在线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1-11-10 09:21
文章基于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学堂在线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学堂在线在"建设模式、课程建构、运营模式与认证评定"四个维度的优点与劣势,归纳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面临的"重评轻建"、交互不深、缺乏认证等不足,并依此讨论了优化举措。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18,5(5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学堂在线的建设发展
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学堂在线的比较与讨论
(一) 建设模式
(二) 课程建构
1. 课程数量及类别
2. 课程组织
3. 课程交互
(三) 运营模式
(四) 学习成果认证
三启示与建议
(一) 从“重评轻建”到“以评促建”, 注重推广与应用
(二) 增强课程互动性, 构建学习共同体
(三) 实施多元评价, 完善认证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慕课项目实践现状探析——基于12家中文慕课平台的比较研究[J]. 赵磊,吴卓平,朱泓,李玉斌.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9)
[2]“网络资源公开课”建设比较研究——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网络公开课为例[J]. 郑可春. 教育发展研究. 2017(Z1)
[3]我国主要慕课(MOOC)平台对比分析[J]. 吴锦辉.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5(01)
[4]国内外代表性MOOCs项目比较研究[J]. 李艳,张慕华. 开放教育研究. 2014(03)
[5]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J]. 郑旭东,陈琳,陈耀华,李振超.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1)
硕士论文
[1]MOOC视角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研究[D]. 郭烨.长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87013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18,5(5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学堂在线的建设发展
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学堂在线的比较与讨论
(一) 建设模式
(二) 课程建构
1. 课程数量及类别
2. 课程组织
3. 课程交互
(三) 运营模式
(四) 学习成果认证
三启示与建议
(一) 从“重评轻建”到“以评促建”, 注重推广与应用
(二) 增强课程互动性, 构建学习共同体
(三) 实施多元评价, 完善认证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慕课项目实践现状探析——基于12家中文慕课平台的比较研究[J]. 赵磊,吴卓平,朱泓,李玉斌.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9)
[2]“网络资源公开课”建设比较研究——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网络公开课为例[J]. 郑可春. 教育发展研究. 2017(Z1)
[3]我国主要慕课(MOOC)平台对比分析[J]. 吴锦辉.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5(01)
[4]国内外代表性MOOCs项目比较研究[J]. 李艳,张慕华. 开放教育研究. 2014(03)
[5]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J]. 郑旭东,陈琳,陈耀华,李振超.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1)
硕士论文
[1]MOOC视角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研究[D]. 郭烨.长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87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87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