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04:53
  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不仅是个体发展的基石更是国民教育的根基,在由人口大国转为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具有基础作用。实现了义务教育全免费之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是兼顾受教育者教育公平、追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的一种有效形式。教师是否合理流动是指在义务教育公平的原则上,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教育活动实施主体流动之后教师资源在数量、质量、结构和水平上是否均衡。是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看是否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存在由农村学校向城市学校、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流动的倾向,这拉大了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不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对实现义务教育公平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义务教育公平为逻辑起点,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特征,对教师不合理流动进行分析并指出面临具体问题的表征。结合湖南省长沙县县域范围内教师不合理流动调查,给长沙县城乡共8所中小学校教师发放问卷211份,并对样本学校部分校长、教务处主任访谈,从历史、政策、经济、个人、学校管理五个方面分析我国义务教育教师...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关于教师流动的研究
        1.2.2 关于教师流动过程的研究
        1.2.3 教师流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
        1.2.4 关于教师合理流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1.2.5 对现有文献的综合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教育公平理论
        2.1.2 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2.1.3 心理契约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义务教育
        2.2.2 义务教育教师
        2.2.3 教师流动
        2.2.4 教师流动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评判标准
        2.2.5 教师合理流动
        2.2.6 教师不合理流动
第三章 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的含义、特征、现状及危害
    3.1 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含义及特征
        3.1.1 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基本含义
        3.1.2 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的特征
    3.2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的现状
    3.3 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危害
        3.3.1 加大学校间教师资源的两极化
        3.3.2 加剧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
        3.3.3 加大学校间教学质量的两极化
        3.3.4 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平
        3.3.5 导致受教育者家长社会新的不满
第四章 县域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的调查分析——以X县为例
    4.1 X县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4.2 样本学校教师不合理流动现状
    4.3 问卷设计、样本选择、调查方法与信度分析
        4.3.1 问卷设计
        4.3.2 样本选择
        4.3.3 调查方法
        4.3.4 信度分析
    4.4 调查统计及结果
        4.4.1 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统计结果
        4.4.2 义务教育教师对不合理流动的认识调查结果
        4.4.3 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产生的结果调查
        4.4.4 促使义务教育教师城乡流动的动因调查结果
    4.5 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4.5.1 历史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5.2 政策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5.3 经济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5.4 个人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5.5 学校管理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6 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4.6.1 历史因素
        4.6.2 政策因素
        4.6.3 经济因素
        4.6.4 个人因素
        4.6.5 学校管理因素
第五章 解决县域义务教育教师不合理流动对策建议
    5.1 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的原则
        5.1.1 公平性原则
        5.1.2 流动性原则
        5.1.3 合理性原则
    5.2 完善教师管理政策
        5.2.1 完善教师准入、退出机制,为教师合理流动奠定基础
        5.2.2 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为教师合理流动提供保障
    5.3 确立且完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5.3.1 建立科学的教师选用、流动期限制度
        5.3.2 确立流动教师绩效考核标准
        5.3.3 建立县域内教师双向流动机制
        5.3.4 完善教师流动的配套政策
    5.4 建立落后地区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5.4.1 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投入
        5.4.2 引导非营利组织对农村教育投入
        5.4.3 提高并监督农村地区补贴发放
    5.5 学校管理重视教师的心理契约
        5.5.1 民主管理,增强教师组织承诺
        5.5.2 以人为本,共创愿景
        5.5.3 激发心理契约的激励作用,加快合理流动步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B 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情况调查表
附录C 访谈提纲



本文编号:3634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634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