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实验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本文关键词: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实验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微视频“学—教”活动 学习模式 实验研究
【摘要】:近年来,微视频的教育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还没有一种微视频的教育应用既能使教师只须专注提升教学水平而无须开发微视频,又能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且适合日常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为例,对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进行了验证性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视频的"学—教"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内化知识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效果。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微视频“学—教”活动 学习模式 实验研究
【基金】: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技术学(赣教高字[2012]129号) 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教改项目“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实验研究”(项目编号:150581)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1]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德瓦埃特·爱伦于1963年提出。此后,微格教学在国内外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大力倡导和广泛应用。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孔利华;温小勇;焦中明;;微视频支持下的“学—教”学习模式:活动理论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3 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白昱;;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4期
4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3期
5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6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纯,杨孝龙;微格教学法与师范生从教技能的培养[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张秀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技能微格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杨文龙;;微格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选课运用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12期
5 吴晓洪;;浅议微格教学[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左菊;;新课标视野下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7 董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5期
8 袁德辉;;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泛函分析课程的教学反思[J];大学教育;2013年12期
9 桑海翎;;微视频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课程中的应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杨辉;;小议微课[J];时代教育;2013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莎;宋化民;;浅论“翻转课堂”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应用[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李德伟;孙红梅;任恩发;;浅谈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3 周捷;;浅谈微格教学导入技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林莹;刘景夏;张兆东;胡冰新;王娜;;“零输入响应”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谢孟瑶;;江城学院网球选项课微格教学的构建与定量评价研究[A];《西部体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21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骆t$;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苗学杰;融合的教师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罗虹;“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宏剑;微格教学培养乒乓球专选学生基本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李霞;地理师范生新课标培训中的微格教学模式[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瑞亭;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微格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扶健华;微格教学对培养田径专修学生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宋学红;新课程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技能的再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悌金;微格教学在体操专选课中的研究和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晶晶;基于教育博客的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邓颖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谢茹;新疆高师院校物理专业微格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雪营;河北省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慧军;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1期
2 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4 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6期
5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7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8期
8 苏岩;;微视频发展历史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11期
9 吕巾娇;刘美凤;史力范;;活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1期
10 方海光;吴淑苹;李玉顺;;基于EML构建移动学习资源对象单元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协同教育实验课题组;协同教育模式实验的基本经验及其效果[J];教育导刊;2002年01期
2 吴至明,谢英胜,袁世明,陈丽,王利佳;高中学生意志力现状及优化对策——整体脑图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2期
3 望春;审美人才教育模式实验(第一阶段)报告[J];教育导刊;1996年Z2期
4 周善恒,周润标;以激励全体学生追求并获得成功为价值定向——东莞市望牛墩中学整体性成功教育模式实验初探[J];教育导刊;1998年11期
5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课题组;初中生心理教育模式实验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6 陶西平;;“翻转课堂”与“生成课程”[J];中小学管理;2014年04期
7 谢英胜,吴至明,陈丽,王利佳,王廷波;教学脑图——一种新的教学信息的形象载体——整体脑图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2期
8 ;本刊1996年总目录[J];教育导刊;1996年12期
9 孙祖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尝试——谈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综合高中模式实验[J];外国教育资料;1990年02期
,本文编号:665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6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