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与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02:19
本文关键词: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与途径研究
【摘要】: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学校发展核心是其文化力量支撑办学,即办学校就是办文化。学校文化之道是一条致力于形成崇德瑜智弥新尚美的规则和法理,其旨在提高校园人品性向上的生命质量以及寻求学校的长久发展的战略路向。“德”是办学的“道”,“德”之“道”与文化办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有本真的文化功能与道德属性,文化办学的使命在就在于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重在育德为基,在育德本质与文化办学的双重理念中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应运而生,育德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是核心链环,学校文化建设是育德的生存之根。在当下道德与经济相背离,功利主义“繁荣昌盛”的时代,学校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德已严重缺失。考试文化、装饰文化、教学文化;评比主义、拿来主义、现象主义比比皆是,育德的式微偏离了学校办学的“德”之“道”,也偏离了文化办学的本真意蕴。笔者通过案例分析现有学校文化中育德的严重式微,并分析其成因:文化理论平面化,育德理念概念化,育人手段狭窄化。在学校教育中从来不缺少加强道德教育的倡议,然而在真实落实立德树人方面却很少有所突破,笔者基于当下学校文化“德”的缺失与异化将其总结为“唯智型学校文化取向”。根据时代要求我们需建构的是以育德为核心的育德型学校文化。笔者从其现代德育理念的范式转向及时代特征中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而从学校文化建设六维度对其有效实施方式提出一定的意见与建议。在以德立校的理论导航办学文化中注重办学理念、校长与校风的重要作用;在指导思想课程文化中从课改视野及课程德性挖掘两方面分析德配全局的蕴意;在教师文化德操行为的示范影响中关注教师文化人的形成、教师先善其德的榜样模范,以及教师生命自由的适度展现;在赋德思想的学生文化中着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积极健康学风的形成;在德风领航的校园文化中着重无形育德宜人环境与素质拓展的多方面开展;在无言之教的德性渗透中着重制度文化的育德使命。育德型学校文化将“文化办校”与“立德树人”的双重理念有效结合,聚焦于学校百年树人的“有机范围”内,通过构建学校发展之取向既为其长远发展指明方向,又符合新时代人德性的需求与养成。
【关键词】:学校文化 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 育人 化人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1
- 1.1.1 对学校教育的任务与要求的反思9-10
- 1.1.2 对“学校文化”的困惑10
- 1.1.3 对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思考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12
- 1.2.2 实践意义12
- 1.3 研究综述12-17
- 1.3.1 国内研究综述12-15
- 1.3.2 国外研究综述15-16
- 1.3.3 已有研究反思16-17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9
- 1.4.1 研究思路17-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第2章 育德:学校文化的精神核心19-29
- 2.1 学校文化的概念界定19-21
- 2.1.1 学校文化20
- 2.1.2 学校文化与相关概念辨析20-21
- 2.2 学校文化内涵的六维体系21-23
- 2.3 学校文化的功能23-26
- 2.3.1 育德功能23-24
- 2.3.2 教化功能24-25
- 2.3.3 激励功能25
- 2.3.4 凝聚功能25-26
- 2.4 育德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26-29
- 2.4.1 学校文化建设是育德的生存之根26-27
- 2.4.2 育德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27-28
- 2.4.3 育德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链环28-29
- 第3章 当下学校文化建设的“育德”功能式微及成因分析29-39
- 3.1 学校文化建设中育德式微29-36
- 3.1.1 办学文化:重办学规模,轻立德理念29-31
- 3.1.2 学生文化:重应试教育,轻素质发展31-32
- 3.1.3 课程文化:重学科体系,轻德育贯彻32-33
- 3.1.4 教师文化:重教学效果,轻以德为范33-34
- 3.1.5 校园文化:重校园装饰,轻德风陶冶34-35
- 3.1.6 制度文化:重管理规训,轻以人为本35-36
- 3.2 当下学校文化建设育德“低效”的成因分析36-39
- 3.2.1 文化理论平面化36-37
- 3.2.2 育德理念口号化37-38
- 3.2.3 树人手段狭窄化38-39
- 第4章 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取向: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39-59
- 4.1 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40
- 4.2 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追寻40-43
- 4.2.1 育人——首要目的41-42
- 4.2.2 化人——辅助手段42-43
- 4.3 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的合理性43-59
- 4.3.1 现代德育理念发展的范式转向44-50
- 4.3.2 现代德育理念的特征50-55
- 4.3.3 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55-59
- 第5章 育德型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途径59-77
- 5.1 以德立校的理论导航创建办学文化59-63
- 5.1.1 贯穿时代发展的办学理念60
- 5.1.2 走在教育发展前沿的校长60-62
- 5.1.3 凝聚特色培育精神的校风62-63
- 5.2 德配全局的指导思想创建课程文化63-64
- 5.2.1 课程改革的视野63-64
- 5.2.2 课程德性的挖掘64
- 5.3 德操行为的示范影响创建教师文化64-67
- 5.3.1 教师文化人的培育形成65-66
- 5.3.2 教师先善其德的榜样示范66
- 5.3.3 教师生命自由的适度展现66-67
- 5.4 赋德思想的向上精神创建学生文化67-70
- 5.4.1 个体与群体的身心健康68
- 5.4.2 蓬勃盎然的学风68-70
- 5.5 价值引领的德风引航创建校园文化70-74
- 5.5.1 无形育化的宜人环境70
- 5.5.2 课堂生活零距离的素质拓展70-74
- 5.6 无言之教的德性渗透创建制度文化74-77
- 5.6.1 从制度与文化到制度文化74-75
- 5.6.2 制度文化如何育德75-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3
- 致谢83-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峰;龙宝新;;德育:回归素朴的“化人”方式[J];教育评论;2009年06期
2 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5期
3 龙宝新;李尽晖;;从设施建造到文化统领:当代学校建设的新重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年01期
4 王建华;;人性、道德与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675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7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