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隐性知识转化螺旋模型设计研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隐性知识转化螺旋模型设计研究——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
【摘要】:为解决教师隐性知识转化难的问题,借鉴具身认知理论关于认知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和动力性的特点,结合具身认知理论对教师隐性知识转化的启示,该文设计出一种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师隐性知识转化螺旋模型。在模型中,教师依托网络教研等形式,经过社会化(观察、模仿、讨论)、外化(类比、分析、表达)、组合化(分类、编码、重组)、内化(重建、创造、再生)等四个循环迭代过程,实现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作者单位】: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具身认知 隐性知识 转化 螺旋模型
【基金】: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一般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隐性知识传播效应研究”(项目编号:JB082) 2014年度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z2014010)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知识作为学校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如何有效传播、分享、管理是需要长期关注并解决的命题,而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承载者,其相互间知识的传播与转化对于学校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其所独有的教学科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心来;严雪松;郭莹;;网络教研的采纳行为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2 杨现民;余胜泉;;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3 谭支军;;具身认知理论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4 雷志柱;周叶玲;;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07期
5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6 林枋;成丽娟;;情境学习理论支撑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1期
7 贺红星;汤慧;;论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8期
8 李华;官海萍;朱欢乐;;基于网研平台的教师电子档案袋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2期
9 张良;;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4期
10 胡万年;叶浩生;;中国心理学界具身认知研究进展[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枋;;基于WPBL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9期
2 王仲贻;;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探索[J];大家;2012年08期
3 许先文;;具身认知:语言认知研究的跨学科取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云媛;莫永华;;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黎霞;;基于问题的在线学习支持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张海明;;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02期
7 谢文标;余欣欣;;初中学生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崔倩;叶浩生;;触觉经验对性别分类的影响:具身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官群;;中文数量语义更多为上的空间动觉一致性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10 王欢;杜高山;;身体意识培养的遮蔽与开启——基于太极拳身体美学的实践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伯邑;具身心智相态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丽;消费者的权力感和价格参照来源对其价格公平感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苗曼;天性引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沛超;心理治疗的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林佑益;基于认知心理语言的五行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陈冬春;论习惯的力量[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黄越岭;虚拟中的交互:网络学习情境性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张恩涛;词汇理解中内隐空间表征激活的认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勇;超越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兴福;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认识信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瑾;基于Cesim平台的E-learning教学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玉珍;普通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元认知量表的初建及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成茵;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阳达;语言理解中温度与情绪的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婷;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熊慧素;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冬红;信息技术支持的大学生反思性学习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8 王梅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导向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苗志刚;金融学网络实训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韩敏敏;PBL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苗杰;胡铮;田辉;;泛在网络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关晓明;蒋国珍;;教研员引领的网上教研活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9期
3 王广;;教师教学档案袋研究现状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4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5 杨卉;王陆;;基于教师电子档案袋的网络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6 李春玲;;构建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机制[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葛鲁嘉;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演变[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10期
8 许先文;;具身认知:语言认知研究的跨学科取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叶浩生;;认知心理学:困境与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辉;;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的“三螺旋模型”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35期
2 王金辉;;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陕西省政、校、企合作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1期
3 郭烽仁;;三重螺旋模型理论在建筑类教学应用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宗慧;朱全银;;螺旋模型在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5期
5 马永斌;王孙禺;;大学、政府和企业三重螺旋模型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6 刘灵芝;;基于三螺旋模型演进的文化创新理论阐释[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9期
7 焦启民;李文华;;多媒体智能教育软件的开发流程及其螺旋模型[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劳埃特·雷德斯多夫;马丁·迈耶尔;周春彦;;三螺旋模式与知识经济[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唐伟文;;大学生知识型创业与三螺旋模型[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0 宋世杰;;三重螺旋模型理论在建筑类职业教育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J];辽宁教育;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雪松;基于螺旋模型的城市数字规划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延佳;螺旋模型在某军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于珊;三螺旋模型的科学计量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6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3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