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闲活动与应激、抑郁、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休闲活动与应激、抑郁、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休闲活动 应激 心理学 抑郁 幸福感
【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休闲活动与应激、抑郁、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于2013年4—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5所高校的850例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施测大学生休闲活动参与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及基本情况调查表。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男性、低年级、理科、城市、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大学生分别较女性、高年级、文科、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大学生参与了更多的休闲活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显示,运动锻炼、听音乐、自主学习、唱歌跳舞等休闲活动与抑郁呈负相关(P0.05),与幸福感呈正相关(P0.05);无事可做、睡懒觉、兼职打工等休闲活动与应激、抑郁呈正相关(P0.05),与幸福感呈负相关(P0.05)。回归路径分析显示,无事可做(β=0.12)、兼职打工(β=0.09)对应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学习(β=-0.16)、运动锻炼(β=-0.09)、听音乐(β=-0.08)、郊游旅游(β=0.11)、无事可做(β=0.15)及聚会聚餐(β=0.08)对抑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唱歌跳舞(β=0.14)、听音乐(β=0.12)及无事可做(β=-0.15)对幸福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休闲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路径不同。运动锻炼、自主学习、听音乐3项休闲活动越多大学生抑郁水平越低,唱歌跳舞、听音乐2项活动越多大学生幸福感水平越高。无事可做、郊游旅游、聚会聚餐、兼职打工4项休闲活动参与越多越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关键词】: 大学生 休闲活动 应激 心理学 抑郁 幸福感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ZD-157)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休闲与个体健康及幸福的关系十分密切[1-2]。许多研究显示,休闲对青少年发展与犯罪预防、心理健康维护、主观幸福感提升、抑郁改善及认知损伤干预等方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3-6],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休闲可能对个体健康及幸福产生不利影响[7-8]。休闲对个体健康与幸福作用效果的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勤;王萍;;大学生休闲行为和休闲动机研究——兼对大学生休闲市场的预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2 蒋奖;秦明;克燕南;应小萍;;休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J];旅游学刊;2011年09期
3 龙江智;王苏;;深度休闲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老年群体的本土化研究[J];旅游学刊;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庄;马惠霞;;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人际素质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4期
2 管婧婧;;大学生休闲生活与学习成绩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02期
3 陶长江;刘绍琳;;基于主观幸福感的城市居民出游意向分析——以都江堰为例[J];旅游论坛;2012年06期
4 张海霞;周玲强;;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幸福感的因素构成与差异分析——以杭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09期
5 王艳平;;医疗旅游语境下的温泉叙事疗法——兼论辽宁北汤实施方案[J];旅游论坛;2014年02期
6 李苏峻;;2008年以来我国休闲社会学研究的文献述评[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年03期
7 王庆;;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模式[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王永明;;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休闲文化生活研究——以常熟市为例[J];长白学刊;2015年01期
9 杨伊生;;人际素质分量表在蒙古族青少年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0年06期
10 康勇卫;冯淑华;;虚拟视野下的高校学生休闲生活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翔;王鹏飞;阮英花;;北京、上海、广州国民休闲行为大样本比较研究[A];中国休闲研究2014[C];2014年
2 张海霞;;公园休闲者的幸福感因素构成与空间分异:以杭州为例[A];全国慢旅游与慢生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玉明;疲劳型亚健康的中医体质特征及其尿液代谢组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陈美爱;基于休闲学视角的市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萍;“韩流”影响下追星群体的休闲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雅琴;网络交往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建云;传统文化映射下现代休闲发展战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李田;中国式休闲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梅振华;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6 张楠;陕西省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锻炼行为的参与机制与促进策略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7 谢莹;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欣;以《护理美学》课程教学为依托 构建护生人文素质教学模式[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9 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10 蔡媛;长沙市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学生休闲行为差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洁,梁磊;亚健康成因分析及预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杨建雄,蒋立旗;高等师范学生体育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骆积强;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5 田丹;张立侠;;亚健康状态与情志失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侯玲;休闲教育: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7 程毅;略论大学生运动休闲及其拓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张杏波;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对亚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楼嘉军;休闲科学理论发展简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王苏;龙江智;;深度休闲:概念内涵、研究现状及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喜平;;从唐诗看唐朝农民的休闲活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丁志宏;;我国老年人休闲活动的特点分析及思考——以北京市为例[J];兰州学刊;2010年09期
3 张慧敏;;大学生休闲活动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职业时空;2010年07期
4 卢长怀;;清代少数民族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影响[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卢长怀;;唐宋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张利利;刘京翠;;关于大学生休闲活动的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12年10期
7 王良辉;;焦作市群众自行车休闲活动的调查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年03期
8 道容;;How to Spend Spare Time[J];今日中学生;2014年13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斌;;休闲活动选择的“动”“静”均衡状态与我国的控制策略[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本文编号:855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5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