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数字化生活的教育意蕴

发布时间:2017-09-29 02:21

  本文关键词:数字化生活的教育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化生活 数字土著 数字移民 教育意蕴


【摘要】:网络技术孕育的数字文明造就了"数字土著",他们表现出了"碎片化"学习习惯和面向多头学习任务的特点,他们更习惯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并在后喻文化、自恋人格、计划人口等影响下形成了个人中心行为习惯和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者的恐慌。对此,教育者需要建立与数字化一代思维方式相适应的理解场域、建立以培养学习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深度互动为标志的现代课堂、倡导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同时,要倡导协作学习促使数字化一代"去自我中心",创设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自我展示的需求。
【作者单位】: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数字化生活 数字土著 数字移民 教育意蕴
【基金】:重庆市教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MOOC课程理念的高职教学资源开发范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PYJY04)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翻转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范式研究”(项目编号:15SKG2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引言几乎每一次包括信息与传播媒介在内的新技术浪潮都是一个时代终结的宣言,因为这样的变革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数字化时代的宣言,拉开了数字化生活的序幕,也孕育了新的教育需求。但这种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有效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1期

2 张映姜;论数字化环境下的协作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陈佑清;略论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性质[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4 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贺武华;;“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生学习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6 李剑锋;刘桂珍;;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途径及其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刘敏;李建生;;用MUVE支持科学探究式学习——以River City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7期

8 顾小清;林仕丽;汪月;;理解与应对:千禧年学习者的数字土著特征及其学习技术吁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林晓峰;;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素材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袁立庠;;微博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赵岩;王丽雪;;“开心农场”的传播学视角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6 郑亚灵;;论仪式观视域下传播的本质与传播学研究方法[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张军;;信息时代的网络道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8 刘力;论执政党角色的确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谷秋颖;;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颜茵;当代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表现、特点以及归因分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忠山;;诗的“空白结构”与“潜信息系统”[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何海涛;;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晓莉;;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人才战略研究——以大连软件产业为例[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少静;;国际化进程中的北京农学院主体意识探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8 罗廷健;;信息化测绘:测绘单位的机遇与挑战[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谢加书;;试论电子信息技术进步对道德传播的影响[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肖建华;彭工;;国际学术会议的语言及其效果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雄志;我国人造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国新;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选择与风险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菲;大连中小软件企业战略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3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温婷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纸营销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巧玲;一所合并中学学校文化冲突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立春;虚拟世界的意见集合[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文芸;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自主评价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赵巧临;从标准化管理到自反性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敏娜;Web时代下的网络出版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强成文;缺失与重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3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张向阳,刘鸣;论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赖小琴,刘炳升;第一讲 科学探究式学习的意义[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年01期

6 陈琴,庞丽娟;科学探究:本质、特征与过程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7 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2期

8 王啸;试论主体性教育的人学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8期

9 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10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郑南宁;[N];光明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飞图;走进数字化生活[J];共产党员;2003年03期

2 ;90后大学生的数字化生活调查[J];国际公关;2011年06期

3 初晓e,

本文编号:939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39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f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