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7-10-20 03:31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塑造健康人格起着重要作用。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等五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及目前存在的问题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晓敏;;和谐人际关系理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30期

2 张小红;;自我效能感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3期

3 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年10期

4 张旭东;;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年04期

5 陈志霞;吴豪;;内在动机及其前因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琳;;结构主义视野关照下《鼻》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2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朱红;;个性化深度辅导与首都大学生发展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4 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杨若文;朱希良;;新闻情感信息传播主体的情感水平——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五[J];今传媒;2008年01期

6 蔡丹阳;;京郊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态度的调研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张同全;杜恒波;;大学生复原力调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刘海珍;丁凤琴;;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和谐校园的构建[J];才智;2008年22期

9 孙颖;杨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归因与对策[J];才智;2011年10期

10 葛鲁嘉;;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与提升[J];长白学刊;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艳丽;林乃磊;张小明;杨绍清;;初中生乐观人格、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严敏沁;吴慧;焦文燕;;普通话水平测试强化培训班学员的心理研究及其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罗凤英;;论创伤后复原力及其构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阳毅;贺莉君;;企业员工复原力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5 刘X;张昌娟;;城市公共生活空间求“趣”[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沈建华;徐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验模式探索[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贵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课堂管理浅论[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盛洁;任福勇;袁圣明;;城市公共空间之趣味化设计[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方双虎;整合与分化—威廉·詹姆斯与现代心理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田若飞;社会控制论视角下的教育与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田喜洲;心理资本及其对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晶晶;硕士研究生职业决策困难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晓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雁;论数学教学积极心理场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5 姚莲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心态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赵姗;高中教师胜任力、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奇明,游丽华,王兰兰;论图书馆的发展与图书馆员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年06期

2 陈秀丽,冯维;试析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3 逯爱英;论人本理念与高校图书馆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0期

4 吕洪;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7期

5 笔秋;;论图书馆人际关系的和谐[J];图书馆论坛;2005年06期

6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7 张荣华;陈会昌;;4~7岁儿童内在动机的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8 任国防,张庆林;表扬与内在动机关系的三种观点[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9 王艳梅;刘晓明;郭德俊;宋剑峰;;成败情境下不同目标取向学生内在动机特点[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10 张剑,郭德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志远;朱晓丹;;浅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北方经贸;2011年08期

2 李红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和谐心理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0期

3 贾敏;张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8期

4 王永丽;;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团队的守望——访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韩保来[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1期

5 杨百良;;幸福的新诠释——兼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李春玉;;农村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对策[J];现代教育;2011年04期

7 蒲章亮;张红云;;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1期

8 李茂;;威灵顿公学为学生开幸福课[J];基础教育;2006年06期

9 邰霞;;“四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点[J];中国教师;2011年16期

10 金凤;;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2 福建晋江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环;;关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张立信;;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秀娟;;如何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王金辉;;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杨柳青;;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宋培杰;;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实践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9 黄继灵;;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与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湖北省建始一中课题组;周福轩;罗晓燕;吴清华;;“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2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吴润果;积极的人更幸福[N];健康时报;2010年

4 夏子章;在官兵心灵中播撒阳光[N];解放军报;2009年

5 刘非小;袁贵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研究新形势、新问题、新对策[N];经济参考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黄文;救助心灵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中国也正面临幸福追求的转型[N];文汇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安平;金钱只能买6个月的幸福[N];健康时报;2005年

9 刘翔平;积极基因让你快乐[N];北京日报;2005年

10 黄爱群;快乐源泉在哪里[N];医药经济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田喜洲;心理资本及其对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菁;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乐;积极心理学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郑兰;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范果;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语文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年

9 邱勇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65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65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