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渝北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经历了一个深刻变化的历程。近二十余年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取得了较大发展,不但极大的推进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典型个案的分析,全面总结县域内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状况、所积累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反思未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可为其它地区同类县域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但是,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本研究选取重庆市渝北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出了重庆市渝北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程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经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同类地区县(区、市)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本文除导论外,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导论中简要叙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目的、研究的缘由、意义、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正文第一至四部分,分别从重庆市渝北区(原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起步阶段(1987—1989年)、全面实施阶段(1990—-1996年)、推进扩展阶段(1997—2007年)、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阶段(2008—2010年)这四阶段梳理了渝北区(原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脉络,分析了每一阶段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及概况,总结了每一阶段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和模式,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文第五部分,在上述对重庆市渝北区(原江北县)20余年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回顾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未来西部较发达地区县(区、市)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牢固树立公平、均衡、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二是强化政府行为,落实教育优先地位;三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实行“三教”统筹,构建新型农村教育模式;五是推动“农科教”结合,加快“科学下嫁”进程。
【关键词】:渝北区(原江北县)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论8-20
- (一)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目的8
- (二)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8-13
- (三) 基本概念界定13-14
- (四) 研究综述14-16
- (五) 研究的理论基础16-18
- (六) 研究思路与方法18-19
- (七)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处19-20
- 一、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起步阶段(1985—1989年)20-26
- (一) 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探索起步阶段的背景及概况20-21
- (二) 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探索起步阶段的经验与模式21-25
- (三) 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探索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25-26
- 二、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阶段(1990—1996年)26-34
- (一) 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阶段的背景及概况26-27
- (二) 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阶段的经验与模式27-32
- (三) 江北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32-34
- 三、渝北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拓展阶段(1997—2007年)34-40
- (一) 渝北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拓展阶段的背景及概况34-35
- (二) 渝北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拓展阶段的经验与模式35-38
- (三) 渝北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拓展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38-40
- 四、渝北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阶段(2008—2011年)40-46
- (一) 渝北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阶段的背景及概况40-41
- (二) 渝北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阶段的经验与模式41-44
- (三) 渝北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44-46
- 五、关于我国西部较发达区(县)教育综合改革的启示46-53
- (一) 牢固树立公平、均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观46-47
- (二) 强化政府行为,落实教育优先地位47-49
- (三)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49
- (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农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49-50
- (五) 实行"三教"统筹,构建新型农村教育模式50-52
- (六) 推动"农科教"结合,加快"科学下嫁"进程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8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余国源;;创变之魅 余国源:我所经历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J];今日教育;2006年09期
2 黄晓玲;城乡结合部农村初中立体化综合教育模式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1年02期
3 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1期
4 ;渝北区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1年04期
5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农村社会发展作贡献[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01期
6 陈伦强;渝北区社会力量办学成效显著[J];四川教育;1995年06期
7 雷成耀;;陶行知“生活教育”在农村学校的模式构建探析——以贵阳市高云小学个案为例[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年24期
8 江信利;;重庆市渝北区实施科教兴区发展战略[J];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04期
9 江信利;;重庆市渝北区制定教育综合改革目标[J];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伶;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两个热点问题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福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甘肃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娄莹莹;渝北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郑蕾;宝鸡市农村教育及其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杜开颜;福州八中“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教育综合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坤梅;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仁;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师资状况的调研与透析[D];兰州大学;2008年
8 孟子博;我国西部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黄悬悬;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徐红川;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5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8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