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产品专题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 整合模式 整合课例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工业设计的教育也正在经历着信息技术对其教育方式的改革。产品专题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后续课程产品系统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的先修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增多,对产品设计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特别是许多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观念、新理论,将成为产品专题设计思维的源泉。作为工业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的产品专题设计,其教学更需要以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为载体,而课堂教学就成为信息技术与工业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整合的主要载体。怎样做到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在整合中“怎么做”“做什么”,这是一个困扰着很多专业教师的实际问题。因此,研究与探索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堂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设计教学的具体实践,也是缩短技术发展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距离的一种必要。 本文围绕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的整合,试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研究了:媒体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体验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模式、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堂教学整合的模式和评价等,并在教学中进行了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实践结果表明,以建构主义、体验教育等理论为指导和工具,以教学设计作为整合质量的保证,使用具体的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堂教学整合的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利用整合的评价工具进行反馈、导向等,在《产品专题设计》的实际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效果。 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将随着整合的进一步深入,更加发展完善。
【关键词】:产品专题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 整合模式 整合课例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相关概念阐释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外研究现状11
- 1.3.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3.3 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整合的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4 课题的研究目标13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13
- 1.6 课题的研究方法13-15
- 2 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整合的基础、模式和原则15-19
- 2.1 理论基础15-16
- 2.1.1 媒体理论15
- 2.1.2 建构主义理论15-16
- 2.1.3 体验教育理论16
- 2.2 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整合的模式16-17
- 2.3 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整合的原则17-19
- 2.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7
- 2.3.2 主体性原则17-18
- 2.3.3 主导性原则18-19
- 3 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19-24
- 3.1 学习需求分析19-20
- 3.2 学习内容分析20
- 3.3 学习目标分析20-21
- 3.4 学习者分析21
- 3.5 学习环境分析21-23
- 3.5.1 整合的教学环境要素的基本要求21-22
- 3.5.2 实际教学整合环境分析22-23
- 3.6 评价分析23-24
- 4 信息技术与《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整合实例研究与分析24-39
- 4.1 整合课例分析24-26
- 4.1.1 设计课题分析24
- 4.1.2 专题产品概念分析24
- 4.1.3 信息技术在手机产品设计整合课例中的应用分析24-26
- 4.1.4 课例整合模式分析26
- 4.2 整合课例教学实施26-33
- 4.2.1 新课导入,分析设计课题26-29
- 4.2.2 设计产品调研29-30
- 4.2.3 设计概念导入30-31
- 4.2.4 设计提案31-33
- 4.3 整合课例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33-39
- 4.3.1 实验对象33
- 4.3.2 目标设定33
- 4.3.3 效果评价与分析33-38
- 4.3.4 结论38-39
- 5 总结与反思39-41
- 5.1 总结39
- 5.2 反思39-40
- 5.3 展望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49
- 附录143-45
- 附录245-46
- 附录346-47
- 附录447-48
- 附录5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潘娴霞;艺术会成为科技的奴役吗?——谈现代工业设计与信息技术[J];广东科技;2003年09期
4 曹志鹏;;浅谈高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教育模式[J];光盘技术;2008年07期
5 李奕;;浅谈工业设计与信息设计教学[J];美术之友;2008年05期
6 孙宽宁;;谈信息技术在课堂讲授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1期
8 刘力,李红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J];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05期
9 王静;李葆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文发;数字化时代的工业设计理念与教育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赵超;信息技术背景下设计的消解与重构——被解构的设计权力话语[D];清华大学;2004年
3 林昌辉;现代产品设计流程中融合虚拟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刘倩倩;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整合的应用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01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