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在线学习共同体 知识创新 分析类目 实证分析
【摘要】:本研究基于学习目标分类学、创造性思维等理论,形成一个综合的知识创新分析类目,然后以某师范大学分别为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对其在线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的重要保障;学习者的广泛参与、持续关注,特别是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持续关注,对提高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程度效果明显;不同学历层次在线学习共同体在知识创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等。
【作者单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在线学习共同体 知识创新 分析类目 实证分析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模型与实证研究”(编号:C023)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培养学习者的知识创新能力,提高学习者的知识创新水平,是几乎所有教育形式的理想目标。网络教学中在线学习共同体(On line Learn ing Commun ity,简称OLC)由于其开放性、民主性等特点,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国内外学者从知识建构方面对基于在线学习共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丹;蒋国珍;;师生在线异步交互行为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7期
2 常承阳;詹青龙;;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菅光宾;詹青龙;;在线学习共同体知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4 Marlene Scardamalia,张建伟,孙燕青;知识建构共同体及其支撑环境[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3期
5 王陆;杨惠;白继芳;;CSCL中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长德;;写记对于教师教学反思的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谭音;;网络学习中共同体学习策略分析[J];办公自动化;2009年18期
3 林众;冯瑞琴;罗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黄玉山;王秋海;郭浙斌;林琼崔;;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的试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张红霞;郑飞;文福安;刘建设;;我国网络教育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马艳芳;刘建设;;对专题学习网站内容结构设计现状的研究与建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商娟叶;;“多媒体技术”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J];才智;2010年11期
8 黄远鸣;章杰鑫;杨小梅;;PBL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才智;2011年24期
9 楚学娟;张勇;;远程虚拟实验系统中模拟方法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0期
10 晏青青;王全彪;王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探究——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博士论文的元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琛;韩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3 罗江华;;田野工作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价值及其应用[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陶侃;;沉浸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交互与学习探究——兼论成人学习者“学习内存”的拓展[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潘秀娜;曹立幸;老膺荣;杨小波;;基于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法的疲劳中医文献病因病机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清光;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陈正辉;全球化时代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名丽;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高越飞;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构成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温会宝;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晓莹;通用试卷质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于兵;农村高中毕业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之行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初青瑜;问题解决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新刚;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状况的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连学;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语言智能开发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綦胜联;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分析与培训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刚;教育实习网络支持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海东,董妍;问题解决策略的认知和元认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刘秀生;虚拟社区市场与营销[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赵国宏,朱新梅;论网络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5期
4 张新明;关于构建学习型网络社区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9期
5 甘永成;Web协作学习与CSCL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1期
6 马晓兰,李文莉,王其云;构建基于校园网的虚拟学习社区[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3期
7 孙晓梅;基于电子学档的网络学习智能评价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8 罗丹;蒋国珍;;师生在线异步交互行为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7期
9 王陆,方平,刘维民;关于学生个性因素与远程教育相关性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10 齐剑鹏;网络学习社区——在线国际远距离合作学习的一次新尝试[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学兵;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福松;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J];福州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2 林祥棣;关晓岗;郭庆新;李炳奎;;知识创新的规律——构建创新教育的天然向导[J];教育科学论坛;2000年06期
3 毕玉;知识创新理论分析及企业知识创新“房屋模型”[J];中国轻工教育;2005年02期
4 吴建绒;;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江泽民谈千方百计地加快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J];理论月刊;1998年09期
6 邱剑英;转变观念 加快改革构筑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7 柴原芝;美国的教育现状及其在美国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王谦;全面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加快医学高校建设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9 胡生林,刘蕊民;图书馆与知识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年03期
10 刘鑫玲;知识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培林;;组织学习推动企业知识创新运行[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任晓明;;科学建构知识创新的逻辑[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何传启;张凤;;知识创新与经济现代化[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杜瑞婷;;试谈知识创新与知识信息管理[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陈劲;张学文;王翠霞;;面向自主创新的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与政策设计[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郭华;齐淑娟;;网络环境下更要注重创新[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8 海江涛;彭灿;;知识创新的动力学模型与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9 吴冰;刘仲英;方耀楣;;供应链中知识创新的决策模型[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戴向平;;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的创新模式——知识营销[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宁 通讯员 陈苏;全力搭建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平台[N];科技日报;2005年
2 记者张学全、实习生唐晓容;中科院上海分院知识创新 一批成果已达到国际水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葛洪才;知识创新决定国家科技领导地位[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记者 王春;全面推进知识创新试点[N];科技日报;2001年
5 记者 木佳;中科院推进知识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郑千里;科学家谈生命科学知识创新[N];科技日报;2001年
7 张裕辉 周洪斌;统计干部应具备十种能力[N];中国信息报;2009年
8 施翼 钟晓;风投紧盯知识创新项目[N];经理日报;2009年
9 ;知识创新不忘提高公民素质[N];大众科技报;2004年
10 通讯员 刘婷婷;上海杨浦将建“知识创新区人才广场”[N];中国人事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吕军;企业知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张琰;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中知识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李贺;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爽;知识创新驱动的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张红兵;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陈红;知识创新导向的组织知识网络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刘士文;创新实践社会发展动力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桔红;论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D];中南大学;2002年
2 王璐佳;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D];中南大学;2005年
3 王力;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心刚;高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海金梅;基于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于琛琛;合作研发知识创新管理关键因素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7 郑寒;知识联盟中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创新过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郑寒;知识联盟中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创新过程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王华;知识管理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高树仁;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大学知识创新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2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0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