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呆在宿舍或家里,过着"隐居"的生活,成为"时尚宅人"。本文力图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宅"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大学生热衷于"宅"生活的原因,并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宅"门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江夏学院基础部;
【关键词】: 大学生 “宅”生活 社会学 心理学
【基金】:2010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立项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2010B080) 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JA1092S)
【分类号】:G645.5;B844.2
【正文快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了“宅男宅女”,喜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据调查,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宅人”,但他们中又有60%的人身边有“宅人”。有近四成的大学生认为,如果有充足的食物和水,自己可以在宿舍“呆上一个星期”。①在他们看来,“宅”已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林艳;;论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适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罗元;;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谢晓峰;;民办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调查——以南京三江学院为分析案[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唐书怡;;大学生挫折感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朱翠贞;艾卫平;张卫平;;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龙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7 郭诗阳;;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心理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郭静;;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10 梁文道;;老校长高锟[J];可乐;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爽;王宝珍;周伟红;刘松艳;;大学化学学习兴趣实践分析与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刘松艳;王宝珍;王志才;张雷;;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孟秀玲;窦琴;;大学生英语习作评改新模式——自我评估与同伴互评[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吴丹;金成珠;;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林斐;;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6 谭文梅;;浅议民办学校教师心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胥伟;;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任术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陈潜;陈菁;雷国揃;;控制校园网不良信息源头的高校思政工作之路[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10 陈水德;;构建高校网络德育体系的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海方;广阔天地正是春[N];河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群;省工行捐资200万助学[N];安徽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周崇 通讯员 骞海燕;新和远程教育操作员全是大学生[N];阿克苏日报;2008年
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大三学生 杜佳征;七成同学成“考碗一族” 大学生研究生话说“第一考”[N];北京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陈瑞昌 于国宁;我省今年起为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提供课本[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6 杨学良;今年山东财政头等大事:保障民生[N];中国财经报;2008年
7 臧铯邋蒋勇 贾小鹏;在农村,我们能做什么?[N];中国妇女报;2008年
8 薛秀泓;第四届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袁亮 任友 周于茂;四川彭州3542名党员角逐355个村支书[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常亦殊 褚晓亮;粘贴纸老虎为何“爬”满毕业论文[N];中国改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长贵;大学生神经症环境因素与COMT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马莹华;大学生抑郁症的认知加工脑机制及干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白萍;回归本体:新中国高校德育思想演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健;利他行为的模型构造与数量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8 郝志红;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预测模型与干预实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芳;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江燕;大学英语教学中幽默运用的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罗欣;论非智力因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晓芬;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西凌;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6 张钧;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民主理念状况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7 刘文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思想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8 谢彦;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赵晓红;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10 徐剑;基于一卡通数据的消费行为与成绩的关联性研究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9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19899.html